第三百九十六章 玉門關[第1頁/共4頁]
戰績上報到都城後,康熙是進一步熟諳到新軍的能力。這趙良棟帶去甘肅的新軍不過幾千人,其他的除了三千滿蒙八旗外,根基都是傳統綠營,竟然一下子打得那些吐魯番汗國的兵人仰馬翻,看來大辦新軍這步棋是走對了。
令人感到諷刺的是,自晚唐張議潮光複河西走廊(後被回鶻節製,盤據一方)以來,這是七百年間中原王朝第一次實際對這片地盤實施統領,提及來也是令人唏噓的事情。實在吧,在明朝初年的時候,也曾在河西走廊西半部分設了關西七衛,但題目是那都是皋牢衛,都是本地人本身管本身,明當局修了嘉峪關和肅州城,本身把本身關在內裡,壓根就不體貼河西走廊和西域,更彆提實際節製了。
北京方麵批準了趙良棟的要求,併發帑三十萬兩支撐三地的設立。與此同時,陝甘總督傑書也遣兵萬人,互送陝西各地移民八千戶前去關西三平靜居。這是自唐安史之亂以來中原王朝第一次往嘉峪關以西大範圍移民,汗青意義非常深遠。
任何一小我,如果冇有到過玉門關,冇有走過這條被文人騷人踩踏得臉孔全非的絲綢之路,便很難瞭解甚麼叫做河西走廊,以及“戈壁”這個詞的恍惚定義和精確得無以複加的精美;對甘肅狹長的地理地形便會難以忍耐地大惑不解,更不成能有故交玉關冷月刁鬥之歎。
明天他去南邊新設立的敦煌縣開會,本來籌算在那兒住上一夜的,不過因為顧慮玉門關這邊兩千多袍澤弟兄,以及大量在此修建關城的百姓,是以連夜趕了返來。在營中歇息了幾個小時候,他又讓馬弁過來給他穿戴整齊,然後出門巡查去了。
趙良棟很好地完成了這個任務。他經太長時候的籌辦,集結了三萬餘精銳軍隊,在陝甘兩省竭儘儘力供應物質的環境下,西出嘉峪關,與吐魯番汗國的那些亡國奴們停止了兩番大戰。大戰的成果是令人鼓勵的,吐魯番汗國大將阿力、馬哈木被擊斃,麾下兵士斃傷俘七千餘人,就連督戰的蒙前人都被擊斃了千餘人,一下子翻開結局麵。
從這個角度而言,準噶爾汗國的崛起,更像是汗青送給中原王朝的一個禮品。中原王朝為體味決這個龐大的威脅,開端主動反擊,不但實際節製了漠北的喀爾喀蒙古(之前清朝也隻實際節製了漠南蒙古),還持續攻滅了西域的諸多權勢,大大開辟了國土。獨一遺憾的,大抵就是準噶爾帝國那龐大的地盤遺產冇被一口全數吞下,很多地盤還被俄國人分食去了。不過這也冇體例,準噶爾帝國事在清朝和沙俄的共同夾攻下才終究潰滅的,人家拿去中亞也是應有之意。
玉門關是客歲年中新設的據點,比南邊的敦煌縣稍早一些。彆的,在他們的側火線,另有一個一樣是新設立的瓜州縣,該縣與敦煌、玉門關一起,構成了一個鐵三角,緊緊地釘在河西走廊一帶,作為全部甘肅省的核心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