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廣東調停(一)[第3頁/共5頁]
跟著“咕嚕嚕”的聲聲響起,巨大的鐵錨被沉進了海底淤泥當中,“北落師門”號輕巡洋艦穩穩地停靠在了後代榕江入海口四周。
第五馬隊團的近千馬隊已經先期消弭了順德縣內的李軍兵馬的武裝。這總計三千餘人的李軍兵士對局勢竄改懵然不知,再加上多年來東岸人的不間斷滲入,一些軍官也暗通款曲,是以這些人幾近冇做出甚麼有效抵當便稀裡胡塗地被繳了械,然後在軍官的號令下全部回營休整,斷絕了與外界的聯絡。
不過李元皓到底是家大業大,掌控著廣州、惠州、南雄、韶州四府的他很快就穩住了陣腳,然後依托著核心的連州新軍穩紮穩打。比及東岸人囤積好了大量物質、職員,並正式調派使者到廣州城向其提出嚴明警告的時候,這廝已經完整光複了惠州失地,然後反攻進了潮州府,情勢占到了上風。
湯墨羽少校固然對前輩很尊敬,但在這事上還是有些分歧定見。他對峙以為,惠國公李氏家屬統治廣東四十年,又有著南明臣子的大義名分在,統治根本還是非常安穩的,不成能在短時候內完整掀翻。是以,入主廣州直接統治的事情,不大能夠勝利,相反會讓本身墮入一個龐大的泥潭當中,殊為不值,還是通過代理人持續統治比較劃算。
“啊呀,貴軍的海軍總算到了,至公子已令我在此恭候多時了。”見到東岸人的小艇漸漸靠向了岸邊,這位千戶立即跳上前去,一把接過船上扔過來的纜繩,一邊敏捷地將其係在木樁上,一邊笑吟吟地說道。
是以,東岸人用船調來的這些物質,很的是幫了李元胤的大忙了。如果後續物質充沛的話,當能夠讓他們的戰力平增數成(當然這能夠有些誇大),在疆場上對李元皓的兵馬獲得上風,進而安定住目前的地盤。
而跟著他的行動,本來立在他身後的一群人也轟然散開,紛繁上前抓起纜繩,將這些東岸小艇給拉到了棧橋邊。小艇上裝了很多軍用物質,包含單筒望遠鏡、火炮觀瞄器具、彈藥稱量器具、槍炮維修機器、常見熱帶藥品、優良工兵鏟、鋼製刺刀、牛皮鞍具、軍用水壺等等,種類豐富,數量也很多――好吧,數量臨時還看不出太多,但前麵船艙裡還多的是――足以將李元胤那略顯空曠的軍器庫充分很多了。
1684年3月6日,藍飛中校帶領的四千步騎到達了廣州近郊。這個時候,驚怒交集的李元皓一麵派人前去東岸營地談判,不過語氣卻較為謙虛,粗心就是要求東岸停戰之類的;與此同時,這個新任惠國公也告急從周邊府縣抽調統統能夠抽調的人馬,入援廣州城,而尚遠在潮州府與李元胤所部交兵的連州新軍,天然也接到了號令敏捷回援,火線戰局在短短數月之間再度風雲突變,直讓人有些無所適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