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穿越1862 - 第三百六十三章 流言和銀行

第三百六十三章 流言和銀行[第2頁/共4頁]

他們除了要想出體例消弭這個‘流言’的影響,更要設法設法的挖出阿誰傳播流言的始作俑者。

當今的台灣已經不再是隻要一個台灣府了,顛末秦軍連續串的‘開廟門’,攻山掠地,台灣省現在已經下轄台北、台灣、台南三府,並宜蘭縣、淡水縣、新竹縣、苗栗縣、台中縣、彰化縣、雲林縣、諸羅縣、安平縣、鳳山縣、恒春縣等十一縣,再加基隆廳、南雅廳、埔裡社廳、澎湖廳四廳以及一個台東直隸州。

李鴻章?還是曾國荃?還是左宗棠、劉長佑?

以及“滿漢一家,滿漢共用方為天下之福!”

原時空就有人評價,中國的洋務活動之以是失利,日本的明治維新之以是勝利,兩國皇室的種族差彆是一大不成忽視的啟事。滿清在加強中國氣力的同時,還更要重視本身統治權的保持,恰好滿清本身的‘國本’八旗早已不堪大用,腐朽不堪,節製洋務實業、軍事和處所權力的人,又都是漢員。也就是說,滿清皇室的好處跟國度的好處,跟這個國度主體民族的好處,是不完整不異的,一些處所乃至是不成調和的背悖。這跟日本皇室的環境有著太大的分歧了。小鬼子的天皇,其好處跟國度好處、民族好處,那是完整分歧的。

可就跟流言中說的一樣,李鴻章即使貴為直隸總督、北洋大臣,部下督撫疆臣一群,但他還冇有曾國藩當年的‘負天下之望’,小我名譽上跟曾國藩還差了很多。以是李鴻章也做不到當年曾國藩那樣對朝廷的威懾——隻要曾國藩站在那裡,他本身不主動削兵,朝廷連淘汰湘軍都要找一大堆的藉口。還不敢包管必然能行。更不要說是‘明要’湘軍首要們的官職頂戴了。

“旗人要奪官帽子了。天底下八成的督撫疆臣,九成的提督、總兵武臣都是漢員,旗人都冇官做了。現在天下承平了,天下還是八旗的……”

恭親王想不出法製來消弭流言的影響。因為這些流言道出了他們這些旗人王公重臣們內心真正的所思所想。這些所思所想關乎的都是‘天下社稷’,這些都丟了,都改了,變了,大清的江山也要變了。

隻是廣州的劉鬆山、劉錦棠叔侄聽到這些流言後,頭髮都要愁白了。他們敢對天發誓,本身絕對冇有向第三小我透漏那天早晨劉暹發的牢騷。劉鬆山還趕快向台南發了一封信……

現在擺在滿清王公貴族麵前的題目就是如此。即便是恭親王、文祥、寶鋆如許的洋務派和天下名臣,也想不出有甚麼可分身其美的體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