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穿越1862 - 第三百三十三章 卡住要害的‘腦白金’

第三百三十三章 卡住要害的‘腦白金’[第2頁/共4頁]

徐延旭的這‘經驗’,就跟劉璈捱得一樣。鋪設海底電纜也好,預算協響的數額也罷,劉璈做的也會很難受的那。海底電纜是他鋪的,電報局倒是劉暹親手把握的。兒協響的數額預算下來,劉暹就照著那數額向北京上書,若最後發明協響的額度不敷用,劉璈是不是要坐蠟呀?

這並不奇特,因為台灣的樟腦財產,絕大部分相乾職員都是台灣北部的人。

徐延旭將事情‘還’給劉暹,就是閃現本身的‘無能為力’,隻要態度好上一些,通白說就是低頭做小,劉暹毫不會欺逼過分的。因為幕僚感覺,如此首要的一個洋務部分,劉暹是不會容忍放在彆人手裡的。

“聲伯。傳我的號令!”當著徐延旭的麵,劉暹手裡端著茶盞,亮出了本身的聰明和手腕。丁振鐸立即拿出了紙和筆。

劉暹向來不是一個隻從地盤裡刨食的人,在清理地盤田畝的同時,他也把眼睛放到了商稅開辟上。除了樟腦這個題目,台灣出口內銷的彆的兩大拳頭產品——茶和糖,也在他的打算當中。隻不過樟腦的題目是要先處理的。因為茶業和糖業被洋商劫奪滲入的比例還很輕,不像樟腦財產,完整被英國人給節製了。這商務局就是乾這類事情的。

販子的本性就是追逐利潤,當兩家洋行構成根基的把持以後,二者就開端壓抑對台樟腦的收買代價,引發台灣本地好處個人的嚴峻不滿。他們上書官府,在同治二年。也就是1863年,使得清當局決定對台灣樟腦實施專賣政策。製止英國洋行在台灣公眾中直領受購樟腦。

至於說英國人再次耍橫,胡攪蠻纏。那也要看看,劉暹是不是當年的梁元桂,秦軍將士跟英國龍蝦兵比來,孰強孰弱!

早在1825年,英國的一些犯警販子就擅自駕船到台灣,偷偷用鴉片換樟腦。當時,英國販子通過私運活動獲得的樟腦量雖不大,卻賺了大錢。

樟腦是台灣出口的拳頭產品之一,初期首要供藥用和防腐用,遠銷印度、歐洲和美國,人稱“白金”。1860年後,樟腦成為很多產業品的出產質料,如人類第一種分解塑料賽璐珞,光彩神似象牙,製成金飾、工藝品出售,贏利極豐富。另有拍照菲林、扮裝品、玩具等等,製造時侯都少不了樟腦的身影。乃至厥後的法國人,還發明瞭樟腦可作為製造無煙火藥的穩定劑,因而西歐各國紛繁從中國入口樟腦,使其成為僅次於瓷器、茶葉、絲綢和糖的首要出口商品。不過這就是今後了。

“第一,全台收繳官方火器。到這個月尾為止,誰要膽敢再窩藏火器,以謀逆罪論處。”

清當局的辦法突破了英商的把持運營,庇護了台民的好處。遭到台灣公眾的歡迎。但好處受損的英商對之倒是恨入骨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