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唯纔是舉[第1頁/共3頁]
“好了,二位說的都有事理。”曹操垂眼道,“此事還需考慮,稍後再議吧。”
“攻袁術,是為天子正名。”荀彧道,“主公可假天子詔,令徐州劉備出征袁術。劉備自誇皇叔,此詔不敢不接,若他出征,則徐州空虛,駐紮在徐州四周的呂布必將偷襲。”
陳群還要再說,卻被曹操製止。
荀彧起家道:“主公,我有一計,名曰驅虎吞狼之策。”
“現下招賢之事幾近滯待了。”荀彧沉聲道,“要等鄉中人舉孝廉,本就一年一度,且保舉上的人也大多並無大才。”
曹操忙道:“說來聽聽。”
“奉孝,依你看來,這孔融,應當如何歡迎啊?”曹操轉問郭嘉道。
“主公,依我所見,我等確需好生對待他,以安天下之心。”郭嘉安閒道,“現天下能人都在張望,若主公因舊仇不采取孔融,他們也不會投奔而來。”
“是。”許褚聽了曹操叮嚀,立即又坐下不作聲了。
半晌曹操才道:“孔北海來了?來許都了?當真?未見他遞名帖啊!”
“仲康!”曹操喊了許褚一聲,“仲康稍安,不是要緊事。”
曹操也麵露憂色:“好一招驅虎吞狼,文若實乃吾之子房啊!”
“她身上謎團過量,疇前之事,大可一筆取消。”郭嘉輕道,“從今今後,她的行動我會掌控,你不必再插手。”
這大漢恰是都尉許褚,許仲康,曹操麾下的得力武將。
“奇策!”程昱鼓掌讚道,“可謂一石三鳥。”
月光下的郭嘉卻雙眸敞亮:“多謝,我看的很清。”
“恰是。”郭嘉點頭道,“非論是否舉孝廉,有賢名,非論身份、家室與來源,隻要有才,主公皆可采取。”
郭嘉安撫道:“許將軍勿怒,孔北海恰是仰天子威名才遠道而來的。且他賢名遠播,我等還需好生歡迎他。”
“哼!好生歡迎?!”許褚不平道,“他是被袁紹打過來的!何況他投的是天子,又不是我主公,我又何必……”
“不成!”隻聽一人站起家來製止,倒是之前從未發過話的陳群。
他頓了頓,掃視座下世人,又道:“能夠諸位已有耳聞。前不久,那袁術,稱帝了。”
黑漆漆的街道上,郭嘉疾步而行,攔住了某個高大人影的來路。
曹操卻歎道:“文若所言我心中曉得。求賢令已收回好久,卻鮮有人來呀。你等若識得賢人,將近舉薦啊。”
曹操笑道:“你也知是本職事情。我教你正式任尚書令,你為何遲遲不肯?現在許都城內,大家都喚你荀令君呐。”
“接。”郭嘉自傲道,“能夠接。朝中官位空置諸多,可挑些——合適的與這類君子君子。但同時,我們招賢納士的行動也不能間斷。”
此時郭嘉起家道:“北海孔融已至許都,此人素有賢名,也好保舉賢才,想必他的到來,便可解主公與文若之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