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不差錢的鄒家莊[第1頁/共4頁]
兩位直節郎籌議了一下“一家分點拿去吃了吧,第一次宰羊,也讓大夥都樂嗬樂嗬……”
鄒正業拍了拍額頭“這一歡樂,把這事給忘了!大堂哥,五堂哥,我和二哥籌議了一下。想在外莊找幾個編席子的妙手趁著農閒時,教著咱莊裡的人把秫秸杆都給編成席子,比及來歲開了春,然後扛到宛丘或者各莊各鄉去賣,如許莊子裡也多了一筆支出。農閒時,大師也都有事情做了。也免得那些人冇事做又四周禍害。”
宋徽宗大觀年間,因為牛肉賣的過於貴(一斤100文),以是有大臣因擔憂利厚導致官方多殺牛,但願朝廷規定:“凡倒死牛肉,每斤價直(代價)不得過二十文”。天然滅亡的牛肉,每斤隻準賣20文以下。
鄒正業正站在他們倆人身邊,聞聽此言後笑道:“鄉書手此言差矣,這天下的銀子如果都被我們鄒家莊給賺完了,其彆人不恨死我們纔怪。我們賺一點,讓收羊人也賺一些,如許大師都有得賺,我們又省了事,還得了善緣又不惹公憤。”
時近金秋十月,槐山羊到了宰殺的時節。為了包管肉質鮮嫩,普通是長到七至十個月便開端宰殺,除了種羊以外都不過週歲。因為槐山羊屠宰春秋較小,以是膻味小,瘦肉多,脂肪少,適於烹調,味美適口。
胡屠夫固然是十裡八鄉馳名的屠戶,可也向來冇有見過一次性地宰殺這麼多的羊。貳心想,如許的景象也不過是在草原上才氣夠見到吧。
這時鄒正達擦動手上的臟東西,一邊哼著小曲一邊往這裡走來。看著他們在群情秫秸的事情,立即開口道:“老三,阿誰席子的事情。你說了冇?”
這時,收羊人已經開端歡聲笑語的打道回府了,比及收羊人回到本身的莊子,立即便能夠把山羊給賣出去,並且因為上麵蓋得有鄒傢俬章,說不定還能多賣些錢呢,以是收羊人都是喜氣洋洋,高歡暢興的。
一隻槐山羊的公羊空肚體重約是五十斤擺佈,一隻母羊約是五十六斤擺佈。每隻羊的售價按六十文一斤的批發價賣給收羊人,那些家中有羊賣出的人便開端算起了自家的小帳。自家賣給鄒家是五十文一斤,這一隻羊就是二貫半,撤除羊羔的代價,如何著也能賺二貫擺佈啊。鄒家一斤纔是十文的利,如何看都象是成心把錢讓大夥賺似的。並且鄒家還不收幼羊的錢,隻是在賣羊的時候才扣除羊羔錢,細心算下來,自野生幾個月山羊這錢都是白得的,如果來歲多養幾隻,豈不是一年能得十幾貫的活便錢。
牛肉:宋朝是少數幾個能夠宰殺牛肉吃的朝代,隻是宰殺的時候需求獲得鄰居、戶長、鄉書手另有牙保的同意,在他們的監督下才氣夠宰殺,但是發賣小牛則是冇有任何的要求,隻需求通過賣牛的牙保交上一筆契稅既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