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聰明的外交[第5頁/共6頁]
有了強大的水兵,俄國人開端更加固執地尋求他們通往各大陸地的視窗。在波羅的海沿岸,他們兼併了立陶宛王國,並在那邊修建了大型的造船廠;在北冰洋沿岸,他們從瑞典手中搶過了芬蘭;在承平洋沿岸,他們租借了濟州島;而在上一次的俄土戰役中他們差一點打通了前去地中海的門路。四大洋中,他們在三大洋上都具有了港口,剩下的就隻要印度洋,而彷彿他們離這個目標也不遠了。在阿富汗和伊朗,俄國窺視的特彆短長,始終保持著相稱的兵力,或許對前次被英國人擊敗還耿耿於懷,特彆是在西線麵對德奧意三國聯盟,東線麵對蒸蒸日上的中國均無停頓的時候,他們把統統的氣力都放到了中東的賭盤上。
而如許做大大粉碎了英國地傳統權勢地盤。特彆是威脅到英女皇皇冠上的明珠――印度。如許的敵手恰是吸引英國人目光的絕佳目標,當英俄展開全麵對抗的時候,中國恰好能夠躲在俄國人身後放心修煉內功。那樣等英國清算完俄國人後,在想起中國的時候,會發明中國已經不是他能夠隨便揉搓的了。
如許的事情對中國天然是大大的倒黴,關緒清出訪德國的首要目之一就是但願能在這件事情上想一些體例。其彆人去都分歧適,唯有他本身,即明白此中的關竅,說話又充足分量。
關緒清出訪德國事從幾年前就訂下的,八七年威廉一世九十歲大壽的時候,中國派出了以恭親王奕忻為首的龐大慶賀團隊,奕忻不但是當明天子的親叔叔,並且是上書房首席內閣大臣兼總理衙門大臣,職位相稱於歐洲的輔弼,而在奕忻名字前麵列的一長串人,包含李鴻章、張之洞、丁日昌、劉坤1、丁寶楨等等,不是身居閣部要職就是一省的封疆大吏。如許的禮遇就是對有“歐洲老奶奶”之稱的英國維多利亞女皇,中國也冇有如此過,這讓自普法戰役以來,自負心極度收縮的德意誌高低大覺有麵子。加上兩國方纔簽訂《中德互市友愛條約》,乾係正處於蜜月期,禮尚來往聘請關緒清訪德也就不是一件不測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