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9章 心有靈犀[第1頁/共4頁]
“恩,臨安軍區的將士們多數沒有上過疆場,即便是原來的禁軍,也是如此,等這一年半載下來,你們的士卒便可成為有過疆場實戰經曆的老兵了,三位批示使,你們有信心嗎。”
“印愛卿,這第一次出征你們誰會領兵。”
蒙古軍隊的最高統帥由大汗兼任,大汗上麵有宗王,接下來就是萬戶長,再往下是千戶長,即便如軍功卓著的張柔、阿裡海牙等將領也隻是萬戶長一級,足以見得其層次之高,當曰陽家鎮的保衛大將虎馳也屬於萬戶長,不過倒是因為虎馳乃是皇室宗親之故,
印應雷道:“臣明白,陛下但且放心,一年半載以後,隻要顛末幾場實戰的浸禮,我臨安軍區必然不會弱於前沿四雄師區的。”
“自今曰起,我朝正式建立海軍萬戶府,直屬樞密院統轄,劉愛卿,本汗任命你為萬戶長,海軍萬戶府多數督,總領我朝之統統海軍事件,彆的,你與趙壁趙愛卿、史天澤史愛卿一起入職樞密院。”
“大汗,還要兩年啊。”阿裡海牙道,
“臣在。”
“是,陛下,臣遵旨。”
“謝陛下。”固然是茶水,三位批示使也是豪情萬丈地一飲而儘道,
“恩,劉整,你很有才,本汗聽聞你曾經夜縱勇猛十二人,渡塹登城,襲金國之城,擒其守,被孟帥稱為賽存孝,有這麼一回事吧。”
自忽必烈安定阿裡不哥兵變後,蒙古國的漢軍數量已經達到二十多萬,初次超越了蒙古軍的人數,精通漢人文明的忽必烈深知,要同一天下,必須操縱漢人,以漢人之力征服漢人方為上策,趙壁、史天澤等漢人將領多數出世在金朝統治期間,和現在的南朝趙氏政權並無多少交集,這幾位將領跟從忽必烈時曰已久,為人樸重,忠心自當可鑒,
劉整聽罷,內心大喜,倉猝跪下道:“謝大汗厚愛。”
並且,能夠入職樞密院更是漢人將領平時連想都不敢想的,
“好,趙將軍、吳將軍、張將軍,朕就以茶代酒,祝各位旗開得勝,揚我大宋之威。”
1260年,自忽必烈開端把握蒙古朝政起,蒙古的軍製中逐步引進了一些宋朝的建製,但其核心機製倒是一向未變,
劉整見忽必烈提起本身的光輝事蹟,眼睛頓時一亮道:“回大汗,確是如此。”
蒙古的軍隊均按十進製體例,分為萬戶府(統兵3000~7000人)、千戶所(統兵300~700人)、百戶所、牌子(10戶)等四種級彆,分由萬戶、千戶、百戶、牌子頭統領,非蒙古軍的萬戶府、千戶所又置“達魯花赤”,是為監軍官,專由蒙古或色目貴族擔負,萬戶府上設都萬戶府、多數督府等,侍衛親軍在千戶所上設批示使司,
除了遠征西域的大將外,蒙古海內的各路將領幾近全數到齊,宗王合丹、哈必赤、忽刺,極少露麵的老將兀良合台(阿術之父)、阿術、伯顏、安童、阿塔海、阿裡海牙,方纔從西域趕回來的平章政事兼漢軍多數督趙壁、董文炳、張柔、史天澤、張弘範、劉整等名將儘悉參加,除了這一眾武將以外,列席集會的就隻要帝師郝經、國師八思巴和中書令真金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