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7.第327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八)[第3頁/共7頁]
從“斬波”號上向岸上望去,入眼就是一片蕭瑟的漫漫黃沙,貧乏植物、冇有河道,瘠薄、乾旱是這裡的主色彩。不過在遠處那片隆起的山脈腳下,倒是有一些綠色的裝點,或許也隻要山間才氣有那麼幾條小溪能夠給這片乾旱的地盤供應生命的源泉。跟著探險船的緩緩挪動,岸上的戈壁風景逐步變成了一片平坦的大草原,但仍然相稱的乾旱,連樹木都很少見到——因為遭到西澳大利亞暖流的影響,澳洲西部就是如許一片熱帶草原和熱帶戈壁交叉的荒冷氣象,論儲存環境,大抵也就跟中國的西域差未幾,並且更加孤傲和孤單,冇有甚麼人類文明留下的遺址,連植物都比歐亞大陸掉隊了足足一個紀元……
遵循此次東方探險隊長李毅上尉最完美的假想,最好能把這一百四十多個“當代同胞”十足忽悠回東岸,同時當然也要把滿載排水量11000噸的當代五桅智慧控帆大帆船“中遠星”號給弄歸去——現在這會兒的天下上,“中遠星”號的噸位恐怕能稱得上天下第一!把它掛上紅底雙劍蒼鷹旗改成水兵旗艦的話,絕對氣度得不像話!彆的,這艘船上載著的數千噸各種當代金屬成品,也是東岸國高低都相稱垂涎的玩意兒——很多合金在現在的這個天下上,哪怕有再多的錢都冇處買啊!
——在相互打仗了這麼些光陰以後,來自南美洲東岸國的穿越者們,已經對這些俄然冒出來的“穿越版澳洲人”根基規複了淡定。畢竟,近似如許的惶恐和震驚,在幾年前得知北美洲另一個穿越者個人存在的時候,他就經曆過一次了——既然北美的紐約曼哈頓能冒出個牛皮哄哄的“華麗國”,那麼在澳洲西北的德比港,又為甚麼不能呈現一群來自二十一世紀的“漂亮澳洲人”呢?
1630年12月7日,澳大利亞西北海岸
究竟上,即便隻是這個被“穿越版澳洲人”視為苦處所的中南市(後代的德比港),在東岸共和國水兵的眼中,也是一塊很不錯的帆海中繼站、加煤站和進步基地:有能夠供應木料的樹林,有能夠牧馬放羊的草原,有可供耕作的穀地和溪流——固然水資本估計最多隻能保持數萬人的出產和餬口,但對於這個地廣人稀的期間來講已經夠用了,更首要的是另有已經被開辟出來的煤礦、銅礦、銀礦、鐵礦……目前前後到達金灣的“破浪”號和“斬波”號上,就裝滿了“澳洲人”之前開采的優良煤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