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2.第472章 、兩個皇帝共用一個朝廷[第1頁/共6頁]
“……這位就是……福王世子……呃,不對,應當說是少福王?”
與此同時,在得知江南這邊竟然開端大肆“發福利”以後,滯留在江北的各路清軍(主如果忠心不太可靠的漢軍,另有本來反對皇太極的其他滿人權勢個人)和彆的武裝力量,也紛繁從揚州等地渡江南下,想要分一杯羹。而一心要在江南紮下根底的皇太極,對這些生力軍也是來者不拒,宣佈要“均貧富”――既然江南的土豪們這麼敷裕,我們這些北方貧民就要均了他們的貧富!做到大家都有宅有田有女人!
伴跟著南京市民的震天哭聲,大清帝國的兵士們全都獲得了宅邸、財帛和仆從,接下來天然還得有田莊。為此,皇太極又在十仲春初六日頒佈聖旨:“……凡近京各州縣民人無主荒田,及明國皇親、駙馬、公、侯、伯、寺人等,死於戰亂者不計其數,無主之地甚多……儘行分給北來諸王、勳臣、兵丁人等。”
確切,遵循封建禮法的端方,如果不考慮崇禎天子這一係皇家嫡脈的話,那麼跟天子血脈乾係比來的大明宗室,就是洛陽的福王這一家子――福王是萬曆天子的兒子,崇禎天子和天啟天子的皇叔,當初萬曆天子曾經成心要免除皇太子(泰昌帝),讓這個小兒子擔當皇位……並且,崇禎天子為了募兵備戰、籌集討伐江南東林黨的軍餉,確切是不顧親情,誅殺了福王滿門。貌似這位少福王跟東林黨應當很能說得來。
“……恰是,這位就是大明的少福王朱由崧,乃是上了宗譜玉碟的,朕包管他是貨真價實,如假包換!”
得知抓住了這麼一個明帝國的初級俘虜,聞香教主王可也是很感興趣,感覺這傢夥奇貨可居。但因為當時天下的局勢太混亂,王可一時候也冇想好該如何操縱這個傢夥,便命令把朱由崧押到徐州行宮關押起來。再接下來,清軍突襲徐州到手,牢房裡的少福王朱由崧頓時又被倒了一遍手,成了皇太極的俘虜。
因而,險死還生的首輔周延儒,便擦了擦額頭的盜汗,籌辦在“大清友軍”的幫忙下清算殘局,重修南京朝廷。但這項事情起首就碰到了一個大困難,東林黨擁立的那位永和帝朱以海,在南京大戰發作之前,就已經剃了頭髮換上僧袍,不知跑到那裡去了。以後一向兵荒馬亂,周延儒也冇顧得上去查詢。現在要重修朝廷了,才重視到這個費事,頓時就坐了蠟――連天子都冇了,他周延儒當的是誰家的首輔啊?
――望著畏畏縮縮站著皇太極身邊的這其中年胖墩,大明首輔周延儒忍不住艱钜地嚥了一口唾沫。
記得在萬曆末年的那一場立儲之爭當中,當時的東林黨但是旗號光鮮地站在了福王的對峙麵。為了挫敗萬曆天子讓季子福王擔當皇位的詭計,初期的那批東林君子們用儘了各種打滾撒潑、倒置吵嘴的伎倆,費儘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終究把那位老福王給趕到洛陽去了。東林黨高低對此洋洋對勁,還將此事標榜為萬古流芳的一大功勞……如果現在把當年那位福王的兒子朱由崧捧上皇位的話,豈不是即是本身打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