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都市娛樂 - 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 - 第29章 向品第二十五之六

第29章 向品第二十五之六[第2頁/共12頁]

為好處故而行施,令其開辟泛博心,於尊勝處及所餘,意皆清淨生歡樂。

以於佛所聞正法,自舍其身充給侍,為欲普救諸群生,產生無量歡樂心。

“佛子,此菩薩摩訶薩住統統智,若處、非處,普皆迴向統統智性;於統統處皆悉迴向,無有退轉。以何義故說名迴向?永度人間至於此岸,故名迴向;永出諸蘊至於此岸,故名迴向;度言語道至於此岸,故名迴向;離各種想至於此岸,故名迴向;永斷身見至於此岸,故名迴向;永離依處至於此岸,故名迴向;永絕所作至於此岸,故名迴向;永出諸有至於此岸,故名迴向;永舍諸取至於此岸,故名迴向;永出世法至於此岸,故名迴向。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時,則為隨順佛住,隨順法住,隨順智住,隨順菩提住,隨順義住,隨順迴向住,隨順境地住,隨順行住,隨順實在住,隨順清淨住。佛子,菩薩摩訶薩如是迴向,則為了達統統諸法,則為承事統統諸佛;無有一佛而不承事,無有一法而不扶養;無有一法而可滅壞,無有一法而可乖違;無有一物而可貪著,無有一法而可厭離;不見表裡統統諸法,有少滅壞,違人緣道;法力具足,無有歇息。

以彼施舌諸功德,迴向統統諸眾生,普願藉此勝人緣,悉得如來廣長舌。

如諸法性遍統統,菩薩迴向亦複然,如是迴向諸眾生,常於人間無退轉。

諦觀五蘊十八界,十二種處及己身,於此一一求菩提,體性畢竟不成得。

“佛子,菩薩摩訶薩見有人來乞王京都、嚴麗大城及以關防統統輸稅,儘皆施與,心無憐惜;專向菩提發大誓願,住於大慈,行於大悲,誌意歡騰,好處眾生;以泛博智解了深法,安住諸佛劃一法性;發心為求統統智故,於安閒法起深樂故,於安閒智求證得故,淨修統統諸功德故,住於堅毅泛博智故,廣集統統諸善根故,修行統統佛法願故,天然憬悟大智法故,安住菩提心無退故,修習統統菩薩行願、統統種智儘究竟故,而行佈施。以此善根如是迴向,所謂:‘願統統眾生悉能嚴淨無量刹土,奉施諸佛覺得住處。願統統眾生常樂居止阿蘭若處,沉寂不動。願統統眾生永不依止王都聚落,心樂沉寂,永得究竟。願統統眾生永不樂著統統人間,於世說話常樂闊彆。願統統眾生得離貪婪,施諸統統,心無中悔。願統統眾生得出離心,舍諸家業。願統統眾生得無吝心,常行惠施。願統統眾生得不著心,離居家法。願統統眾生得離眾苦,除滅統統災橫怖畏。願統統眾生嚴淨十方統統天下,奉施諸佛。’是為菩薩摩訶薩佈施王都善根迴向,為令眾生悉能嚴淨諸佛刹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