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艦隊的記憶[第2頁/共8頁]
戰役的成果是:在絕對證量上風仇敵麵前,絕對數量賽過上風的帝國遠征艦隊支出了絕對龐大的喪失,僅僅是少得不幸的勝利。
B60年6月27日至8月10日,雅娜爾地區馬恩羅科帝國陸軍軍隊在水兵護航下開端分批次撤退。
………
兩軍對決,哪邊更有勝利的賣相呢?數量哥?質量哥?
己方的喪失是,54艘巡洋艦被擊沉。算上此前被擊沉的11艘和彆的喪失的2艘,我方沉了67艘。我軍的戰艦有些像謝爾曼,一打就著,打火機一樣,更貼切的說法是,海上火把。隻要敵艦大口徑火炮擊中我艦,龐大的海上火把就會燃起,直至戰艦淹冇。(尼瑪,這是兵戈還是送命!?)
艦隊首戰倒黴,11艘賽琳娜構成的先遣艦隊誤入軍港外水雷區,在敵軍岸炮和出港敵軍兵艦的打擊下全軍淹冇,不過好歹是有條船用魚雷擊沉了一艘敵軍的中型裝甲巡洋艦,也算是有點戰果吧,這個戰果還是有兵器學汗青意義的――魚雷第一次投入實戰兵擊沉敵艦。這天並不是完整的失利,傍晚陸軍登岸勝利,在一塊完整冇有防備的海灘上登岸,不勝利就怪了。次日起,庫裡島敵軍開端依托港口周邊要塞謹防死守。陸軍的空中打擊很不順利,敵軍的步兵很強大很凶悍。
原打算的戰事到此就結束了,但凱撒大帝仍要持續。
企鵝級袖珍戰列艦:排水量4800噸,艦長102米,艦寬15.6米,均勻吃水6米,最大吃水6.8米,設想馬力6200匹,航速16.5節,續航力6000海裡/10節,載煤量800噸。主炮口徑:320mm/L38,主炮簡體位置偏中導致艦橋嚴峻靠後。副炮,8門120mm,57mm速射構造炮4門,艦體兩側佈局,後船麵兩門120mm副炮兩側佈局,當尾炮。該級艦總打算製造36艘,打算全數完成。
B59年2月尾,多量結合帝國軍在雅娜爾西部海岸登岸。“必須聲援殖民地陸軍”,B59年3月起,多量馬恩羅科陸軍乘船來,水兵必須全程護航。兵艦數量不敷有擔當陸軍護航任務的馬恩羅科帝國水兵開端疲於奔命。
支出到勝利為止,接下來就會是收成,誘人的龐大收成。
我帝國遠征艦隊擊沉敵艦七艘,一艘大型巡洋艦,六艘中型巡洋艦,大多數都是用魚雷擊沉的。巡洋艦艦隊擊沉敵軍四艘,另三艘為戰列艦艦隊擊沉。
如凱撒大帝所言:我來,我見,我勝。
10月20日,B世紀洲際殖民地戰役第一天。早上宣戰,但算錯了航速中午艦隊纔到。這一天的戰役以先遣艦隊對馬恩羅科帝國駐庫裡島水兵艦隊的突襲開端,這突襲完整不俄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