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賺錢的門路[第2頁/共3頁]
"朱大人應當傳聞過海上貿易這件事,我籌辦在煙台造船,向倭國發賣商品,航路已經打通,有船隊已在登州和倭國之間跑了兩個來回,證明航道安然可靠。所贏利潤說一本萬利必定是誇大,卻也有好幾倍的收益。“
”有銀子就好辦,我們能夠相互合作,我出機器技術,您出錢招募工人,在山東建立幾個工廠、礦山,即改良了山東公眾的餬口,又能夠使朱大人的銀子生銀子。除此以外我另有一個一本萬利的買賣,隻是風險太大,朱大人是不敢參與出去的。“張楚說道這裡用心賣了個關子,停下不說了。
”這合作有幾種體例,就看朱大人如何挑選了,最簡樸對朱大人來講風險最小的就是朱大人甚麼也不管。也就是我們在山東開公司,朱大人不乾與,到時候我們以上稅的名義向大人交必然量的銀子,如許不管公司賠賺,朱大人都有銀子拿,有保安公司在,朱大人大可不必為每年上繳朝廷的賦稅憂愁,並且通過保安公司的買賣,山東的百姓會敷裕起來,能夠貢獻大人的處所會更多,當然這個彆例朱大人獲得的銀子不會太多。如果朱大人情願冒險的話,投些銀子采辦公司的股票,到時給朱大人分紅,如許朱大人也能夠獲得可觀的支出。“張楚給朱大典指出了幾條贏利的門路。
”真有幾倍的收益?“對於海貿朱大典早有耳聞,朝廷雖冇消弭海禁,海上的私運活動就從未斷絕過,傳聞此中的收益很可觀,張楚親口證明此中有幾倍的收益,這令朱大典非常吃驚。
”朱大人如果對這個還不對勁的話就要支出更多的金銀冒更大的風險。這贏利的體例我有,隻是現在需求投入銀子,我手頭有點兒緊,急需一個有膽識、有銀子的人一起合作。朱大人有銀子嗎?“張楚轉向朱大典問道。
”朝廷對於海禁這類事早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鄭芝龍把持了南邊的外洋貿易,朝廷不但冇法乾與,還一個勁的封官、許願。我們要建立的就是一支能夠與鄭芝龍相對抗的船隊,至於海盜並不是甚麼大題目,我們製作的商船都安裝有小型火炮,碰到小股的海盜自保冇有題目。同時還能夠派出專門的船隊護航,現在在登州正在製作大量戰船籌辦反攻遼東,等戰役奪得勝利後,這些船隻就能插手到海貿的船隊中來,這此中的好處足以讓人眼紅啊。“張楚的話打動了朱大典,特彆是張楚提到了鄭芝龍,鄭芝龍現在能夠說是富可敵國,有錢有到那種境地纔是真正的勝利。朱大典闡發著此中的短長得失,還是有點兒不放心的問道:”海貿確切很贏利,能夠我們朝廷官員的身份來做還是不太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