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2 另一個大明(大結局)[第2頁/共4頁]
“你不是早就說過,要帶我們去看大海的嗎?”
起首是倭寇再次進犯朝鮮,朝鮮王再次向大明求救。萬曆派出遼東總兵李如鬆入朝抗倭。在蘇氏工廠供應的大量火器的幫忙下,李如鬆以極小的代價重創入侵的倭寇,連倭寇的首級豐臣秀吉都在戰役中被一枚炮彈擊中,骸骨無存。
冇有人對舢板上的明軍兵士動武,他們不敢如許做。迪克來到船頭,探出頭去,對舢板上的拉斯特問道:“拉斯特神甫,你是從中國人那邊過來嗎?”
迪克深深地歎了口氣,他曉得,本身帶領的這支結合艦隊,是很難突破大明艦隊的封閉線的。從其他方向逃竄也已無能夠,對方氣力薄弱,火炮射程又充足遠,完整能夠在追擊的過程中把結合艦隊中的大部分船隻都送入大海。
蘇昊、鄧子龍批示的明兵艦隊也已經趕過來了,前後兩支艦隊合兵一處,在海長停止了一次昌大的受降典禮。鄧子龍、蘇昊代表大明接管了迪克以及其他五國水兵批示官交出的佩劍,同時承諾不傷害結合艦隊的統統官兵,包管他們的生命安然。
這個處理計劃,在萬曆心中已經策畫好久了。早在蘇昊向他提及外洋天下的時候,萬曆就靈機一動:與其讓本身的孩子們在海內為了一個皇權而爭得頭破血流、手足相殘,為何不讓他們走出國門,每小我都去建立一個新的大明呢?
既然洵兒不能為中華之君,那就讓他去當外洋之君,外洋國土之大,不亞於我中華,此項安排並不虐待我洵兒。這是萬曆對本身的寵妃鄭氏解釋的來由。
傳聞有皇子在船上,大師都不敢冒昧了,從速跟著陳道往寶船的船樓上走去。趁著這段時候,陳道簡樸地向世人先容了事情的啟事。
迪克讓人用旗語告訴各國的批示官到他的旗艦上商討,世人的定見再次達成分歧,那就是同意向中國人投降,以保全艦隊官兵的性命。在會上,冇有人對瓦爾多謊報軍情的事情發難,因為大師已經懶得去計算這個了。
“我以上帝的名義包管,我會要求他們脫期一些時候的。不過,也請迪克先生束縛一下你的同業們,讓他們不要試圖突圍或者挑釁。不然……結果就隻要上帝才氣曉得了。”拉斯特放出了一個嚴厲的警告。
(全書完)(未完待續。。)
統統的兵艦,包含那些冇有插抄本次海戰的兵艦,連同各自的水兵基地和統統物質,全數交給大明,用以賠償在此次海戰中大明的耗損;
看著迪克等人被運輸船送走,蘇昊回過身來,向新到的大明艦隊的批示官嗬嗬一笑,拱手道:“陳侍郎,多虧你們及時趕到,不然我們很難獲得如此美滿的成果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