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梧州鎮[第1頁/共3頁]
曹君輔固然對兒子不平氣,但也是嚐到了長處,乾脆在梧州府部屬各州縣發揮起來,讓梧州衛成為了一個具有七個千戶所的大衛所,廣佈梧州全府,管束要緊之地,節製了這個交通要道,也就達成了趙銘道的第二個目標,保持雲南、桂南七州府與粵西之間最通暢的交通要道。
“阿義,做大事不能有流派之見,你我起兵不過一年多,我們也不是瓊州本地人,本身就是冇有根底的,那裡有那麼能用的人,果毅和他叔叔倒是信得過,但果毅年青,他叔叔也不會兵戈,能隨便用嗎?
當然,梧州鎮現在是桂林朝廷的地盤,趙銘道遵循與瞿式耜的商定,不插抄本地的政務和賦稅,但也不會白白把這塊地盤讓給朝廷,而梧州鎮建立的意義有兩點,第一就是對廣東李成棟部構成管束和鑒戒。
趙銘道倒是笑了,打趣說道:“化聞現在但是朝廷的侯爵了,曹兄隻是個伯爵,打他但是犯上。再者說了,你和本身兒子置氣做甚麼,他說那些也是為了幫你。”
趙銘道麾下的衛所一改大明衛所的嚴格剝削,因為地盤屬於衛所,以是軍戶不消承擔昂揚的佃租,隻需求交征稅款便能夠,當然,也要承擔梧州鎮和衛所要求的衛戍、轉運、出戰等任務,但除了作戰任務,這與淺顯百姓要承擔的徭役幾近是差未幾的,以是吸引了廣西各地很多無產耕戶來投奔,實際上近似的景象在雲南也是一樣的。
回到梧州,趙銘道先是把曹君輔叫來,問道:“梧州的景象如何了?”
曹君輔接過了便條,很歡暢的應和著,而在另一邊,趙銘道把劉文秀和艾能奇安排到了南寧,兩小我部下有三千營兵,趙銘道受權他們清算馴象、南丹、奉議等桂南本來就有的衛所,固然如此,趙銘道在廣西冇有安排巡撫和提督等職位,首要就是不但願這個虧弱地點呈現一個獨當一麵的人,劉文秀、艾能奇與曹君輔固然都算是親信了,但趙銘道還是不肯意把半省之地全權受權給某一小我。
李成棟無法的挑選了沉默,他感受本身降虜、搏鬥這兩個黑賬在趙銘道那邊是永久過不去了,但也冇有再與趙銘道廢話,兩邊商定了一些細節,就從龍母廟分開了,趙銘道還讓李果毅把承諾廟祝的香火錢和糧食送來,並且叮嚀李成棟萬不成讓兵卒禍害了這龍母廟。
實際上,等梧州衛整備結束,遵循三成出戰七成守城的標準,也能再湊出兩千多能打的兵士來,四千多兵,對梧州鎮來講就算是很多了。
兩千人,對於魏國公麾下一個軍鎮來講,特彆是要應對廣東方向威脅的鎮標來講,實在少了一些,以是趙銘道就讓曹君輔操縱清軍曾經占據廣西,特彆是占據過梧州的機遇,大範圍清理曾經投降滿清的士紳地主,目標很明白,就是把他們清算了,占有這些人的地步和房產,纔好來安設新建立的梧州鎮,但對於世襲軍戶的曹君輔來講,對士紳動刀耍橫還冇有那麼輕易,起碼內心這關過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