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大明金主 - 第三二零 北上

第三二零 北上[第3頁/共5頁]

“是了,年前家中也說要在嶽陽、長沙、襄陽等地置地蓋屋,便利族中後輩落腳。”沈紹棠驀地一擊掌:“隻要把沈家招牌換成洞庭兩字,豈不恰好!”

鬆江布是南海的脫銷貨,老是不愁賣的。瓷器用來壓倉,以是也不強求要景德鎮的高階瓷。各地小窯燒出來的陶瓷都能賣出去。

徐元佐在紛繁擾擾當中不受影響。隻是排摸著鬆江大戶的家底,列舉名單,尋覓今後拓林奉賢堂和金山港的潛伏合股人。

徐元佐很獵奇工部的思路,不曉得的事情光是會商就能會商出花樣了麼?終究還不是拍腦袋亂來?幸虧明朝的官員膽量小,拍腦袋常常比較保守,不至於逼得官方吊頸,但這也是資本華侈啊!

沈紹棠沉默了一會兒,見徐元佐猶自品茶。終究忍不住道:“敬璉何故智珠在握?”

徐元佐也有種被同窗抓到父母幫著背書包的慚愧感,臉上繃得緊緊的:“這歸去北京,還要點視徐家的財產呢。不帶這麼多人,莫非叫我一頁頁翻賬簿?”

“高肅卿的指鹿為馬。”徐元佐現在也喜好上了泡工夫茶,一邊為沈紹棠斟茶,一邊道:“他如此重用蔡國熙。恰是要看看朝中另有哪個風憲官不開眼,不與他一條心。”

……

“哦?不是西山麼?”

以是徐元佐相同了幾家船多的鬆江大戶,籌辦連袂北上,向工部的老爺們好好彙報一下江南的環境,然後看看大師如何個分法。

徐元佐重重拍在紙上,道:“這事就這麼定了。”

“金庭。金庭會館。這個如何?都麗堂皇,口采也好。”徐元佐道。

因為徐氏終究放款減少,蠶農能借到的款項也就少了。借的款項少,蠶就不敢多養,恐怕買不起桑葉。這對於來年的絲價是個利好動靜,真恰是幾家歡樂幾家愁——能養蠶的人家畢竟是要歡樂一些的,反之不免愁苦。

徐元佐在拓林接到了島上的動靜,根基也就放心了。接下去的事就是陳翼直安排船,運人上島,將倭銅卸下來,然後再運回大陸。這個流程有康彭祖跟著,金山衛的海軍看在眼裡,就跟冇看到一樣。這或許會讓人覺得衛所真是崩壞到了極限,但是必必要替這些軍官們辯白一句:他們真不是因為拿了錢才這般鬆弛的。

“佐哥兒,出門在外,隻帶這麼點人,就是打掃個天井也不敷啊。”茶茶在一旁吹風道:“衣裳洗起來也慢得很。”

……

“西山是對著東山的島,島上也有五六個市鎮,我家便在金庭鎮。”沈紹棠道:“本來敬璉不曉得啊,如此倒是冥冥中自有緣法了!”

“敬璉的意義是……”沈紹棠似有所悟。

徐氏布行獨一的行動就是將布櫃與絲櫃分開了,但仍舊在一棟屋舍裡,對於客戶而言毫無辨彆。內裡倒是絲行和布行兩本賬目,已然散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