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收益[第1頁/共3頁]
衷貞吉取來一看,本來是一篇序文,前麵隻說此地有神童徐氏,元輔宗親,受教於鄉塾,感到於先賢,日積月累,成績《抄記》四卷三十三篇,論述詳確,可為天下童蒙開筆。
鄭嶽一本端莊上前,就著書案又讀了一遍,借了筆,道:“黃堂所言甚是,且待下官編削。”說罷,將前麵一段刪了五六句,前麵一段刪了一兩句,道:“如此差未幾便是一頁,將將合用。”
有些冊本的作者如雷貫耳,卻一定有人去讀。
完整就是少兒百科全書,隻要背下來。出門見禮不會丟人,買賣東西不會被坑,宗族集會能出風頭。統統內容都是將俚俗閒話翻譯成了白話雅語,的確就是進步逼格速成課本!
衷貞吉饒是博覽群書,測驗成績遠高於鄭嶽,也不得不平氣鄭嶽的才情和文筆,就差說一句:小鄭啊,等我死了,你幫我寫行狀吧。
先從部屬態度表白有如許一名前輩帶著熟諳政務,指導施政,實在是太幸運了。然後又從處所百姓角度,誇獎衷貞吉是多麼廉潔,多麼勤政,彼蒼乾吏,名至實歸。最後又從朋友角度,“攻訐”衷知府過於剛硬,審案定獄嚴明公道,提拔人纔不遺餘力,唯獨對本身太不寬大,日省其身,聞過則喜……
此書一出,鄭嶽的收益更大。
“此子年不過十四。卻有這份學力,足堪嘉獎。”衷貞吉看完了《幼學抄記》——當然是鄭嶽彌補修改過的版本。心中所見與衷貞吉相類,已經將此書的存在進步到了文教盛事上。
傳聞完稅十成能夠直接入閣,呼喚太祖英魂騎著神龍下凡嘉獎……歸正都是神話傳說罷了。
“甚好,隻是略繁了些。”衷貞吉羞怯道。
底子冇人跟你講知識產權,看你這書賣得好就大師都印,作者半錢銀子稿費都冇有!至於你印出來的書,是否會有人買呢?也一定,像這類字數少的書,又與課業有關,好門生都是本身抄啊!
並且它的確切用啊!
比方《三字經》、《千字文》,作為童蒙教科書數百年,誰記得他的作者是誰?
徐元佐還不曉得本身的這套《抄記》已經幫他掙到了大明最根基的功名,隻感覺這套書的確對本身很有效,在考慮是印個三十套,還是二十套。
徐元佐卻偶然間踐行了老子的聰明。
蘇鬆兩府作為天下最富庶的地區,稅賦之重也是天下之最。而蘇鬆富戶又不是傻子,天然之道該如何與處所官周旋,以是這兩府的處所官能夠完稅五成,就是會仕進的妙手了。能完稅七成,足以令下屬側目,封疆大吏指日可待!
鄭嶽聞絃音而知雅意,趕緊刪去“元輔宗親”一句。
徐元佐出世以後連戶口都冇報。現在登記在黃冊上的隻要徐家三口人:徐賀佳耦,外加一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