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遊戲競技 - 大明金主 - 第一九五章 高屋建瓴

第一九五章 高屋建瓴[第2頁/共3頁]

這位在處所誌上留下雋譽的一代文秀。現在已經六十九歲了。長年的修道餬口讓他比同齡人更加安康,耳聰目明。或許也是因為修行的原因。他直到天命之年才補了個貢生,做了一任通判知事,升任長興縣丞。

這期間,吳承恩倒是也幫了些忙,不過對躋身編修之列已經不抱但願了。

“東主固然叮嚀便是了。”吳承恩實在反倒輕鬆了很多。如果徐家隻給錢,不給活,那他也呆不下去――他又不是要飯的,被人養著太傷自負了。而現在母故鄉貧,本身年紀又大,獨子早夭,丟了事情,餬口可就艱钜了。

比如八次落地,六十歲才中進士的歸有光;比如考到瘋的徐渭徐文長;比如“天下書儘可讀之”的吳承恩。

若說八股取士不好,可大明的確靠這個彆例取到了大量的人才。並且再也想不出比八股測驗更公允的取士體例了――如果用古文取士,誰能包管本身的行文氣勢能被考官喜好?寧肯用八股,好歹另有個格局,也算是客觀標準。

淺顯老百姓覺得天子富有四海,過手的銀子數不清。實在戶部尚書跟天子暗裡會商三五個時候,常常就是為了幾百、幾千兩銀子的事扯皮。

不一日,紹興府的文士紛繁來拜見了徐階,有些是來湊個熱烈。有些是真的想參與編撰字典。不過十大編修的名單既然定了,就不會等閒加人。細心考慮一下這十人名單便能夠曉得,他們非但是王學弟子,還是很嫡派的王學弟子,登堂入室,遠非旁聽生可比。

――不管如何樣,大師都說是你寫的。

“石麓公要編撰《西紀行》,老朽便在他幕中代筆、定稿。”吳承恩悠悠然道。

“鄙人有句話不吐不快。”徐元佐正色道。

――並且你還隻是個挨年齒補的貢生。屬於功名當中的安撫獎……

眼看那麼多舉人都冇有討到個事情,最好的也就是二等編修,能夠跟疇昔給人打雜。徐元佐感覺徐階老先生還是很照顧本身人的,他一個小生員都能夠躋身一等編修之列――固然冇有報酬,但是徐爺爺明言承諾:書成以後,徐元佐的名字能夠與一等編修並列。

可恰好又有很多大才子,就是考場冇運。

最後,徐氏子孫藉著這個名頭,能夠獲得大量的人脈資本。

並且說不定還能成為徐家今後安生立命的支柱:編完了《故訓彙纂》還能夠編彆的嘛。比如《十三經註疏》啊,比如《辭海》、《辭源》啊。今後還能夠編《漢-法大辭典》、《漢-拉丁大辭典》……

吳承恩已經曉得了,笑道:“確切,老朽並非王學門人。”

“我名下另有一家刻書坊,也有雕工能夠雕版印書。”

吳承恩隻是笑了笑:“東主言重了,老朽何德何能當此讚譽。”明顯是不信賴徐元佐的瘋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