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章 勢不由人[第2頁/共3頁]
這也是祖承訓有些不想持續打古勒寨的啟事——本身打女真就不如打蒙古劃算,因為遵循大明的軍功計算,蒙前人的首級纔是最值錢的,而女真人嘛……也就比本地草寇盜賊略微值錢一點罷了。
在“丁亥之役”中,大明派出雄師對建州老營及建州衛地點地吾彌府停止搗巢,建州衛酋長李滿柱父子及建州左衛酋長董山前後為明軍所殺,左衛的居住地建州老營被明軍血洗一空。而此時,建州右衛的凡察卻聞風率部眾遠遁山中,躲過了這場災害。
這個動靜讓阿台非常奮發,以為必定是明軍對漠南大戰的戰果做了誇大鼓吹,圖們大汗固然冇能拿下土默特,但喪失並不大,反而李成梁的喪失能夠更大一些。
但李成梁的目光鮮然不會如此短淺,如果說遼南之戰打成了僵局或者乾脆就是遼南抵當不住,他為了出兵歸去救濟遼南,放棄古勒寨這個又臭又硬的茅坑之石,那也就算了。
防備設施建有表裡兩重城牆,城北建有一座城門。在古勒城內城,王杲除建有本身的議事大廳和寢宅外,建有房舍五百餘間,決計以此城為依托,建立本身在女真社會中的霸主職位,並與大明遼東軍事力量再做軍事上的抗爭。
王杲十六歲之時,擔當父業,重修古勒城,此際正值嘉靖二十四年。王杲權勢崛起後,襲任建州右衛都批示使,並自封為都督,“建州諸夷悉聽杲調劑”。建州左衛出身的韃清太祖努爾哈赤的祖父覺昌安和父親塔克世,此時都為王杲的部下,其他五祖子孫也歸屬於王杲麾下。
但是,在而後兩衛之間由衛印之爭而產生的裂縫一時候內是難以癒合的,右衛的權勢較弱,是以而常常遭到左衛權勢的架空,為此,酋長凡察決定率部眾沿蘇克素護河西遷,遷至古勒山,馬爾墩一帶,左衛與右衛以五嶺,即青龍嶺(馬爾墩嶺)為界嶺,由此而構成了東西建州。東建州指左衛,西建州則指右衛。
此消彼長,這算是建州右衛的第一次崛起。
或許是“上天垂憐”,這時候又出了不測,漠南大戰中敗北的圖們大汗不肯善罷甘休,竟然千裡奔襲李成梁的老巢鐵嶺,並擊破鐵嶺衛,在李家祖墳前猖獗的尿了一把。
-----------
王杲被捕殺後,其子阿台對峙反明,不過當時他的力量還冇規複,行動不算大,冇無形成充足的影響,薊遼總督、遼東巡撫乃至遼東總兵李成梁對他都不是很正視。
兩相對比,豈不是顯得他李成梁無能之極?再想深遠一點,既然高務實從宣大調來的這三人如此短長,恰好還都很年青,而他李成梁既無能且又大哥……皇上會如何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