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1023章 督撫相會

第1023章 督撫相會[第3頁/共5頁]

高務實先道:“朝廷邊防重心因為漠南大戰的乾係,現在由‘西懷東製’完整轉為‘東製’,這一點是必定的,涓滴不必思疑,是以朝廷隻要用兵,重點必然是在薊遼。”

大明朝廷體係下的處所權力“整齊不齊、犬牙交叉”,在這裡也可見一斑,總之就是讓督、撫二人既各有側重,又不能專斷專行。這類思路,即便把總兵也放出去和督撫一起比較,也是一樣的氣勢。

嘉靖朝的最後幾年,張四維混得普通般,說直白點就是本身都還在熬資格,以是作為張四維的弟子,周詠也隻好老誠懇實做他的縣尊老爺,冇有太多的進步空間。

萬曆三年三月,周詠升太仆寺少卿;萬曆四年三月,周詠為大理寺左寺丞,旋升左少卿。

高務實道:“如果思養兄放心小弟,遼東的戰事,思養兄無妨多與小弟交換則個……”

萬曆二年八月的時候,周詠還和另一名山西道監察禦史一同監考了當年的武舉。

官方百姓能夠不太清楚這此中的不同,實在不同是實在存在的:

周詠細心盯著高務實看了看,俄然笑起來:“愚兄明白了。”然後不等高務實說話,又問道:“那麼遼東呢?李引城?”

周詠倒是渾身一震,立即把看望的目光縮了歸去,微微低頭,歎道:“愚兄曉得了,多謝賢弟提示。”

再親的弟子,也明顯不會有親外甥親,更何況這個親外甥還是全部高黨或者說實學派高低公認的將來魁首?

高務實心道:就曉得你來見我是為這件事……

高務實隨口謙善了兩句,便也就未幾客氣了,他的確有些話要交代周詠。

趁便提一句,原汗青上張四維前腳丁憂回籍,已經升任薊遼總督的周詠後腳就被彈劾離職了,可見這個年代的師生乾係就是如此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

直接開口問師相,會顯得本身太蠢,但來問高務實就冇乾係,彆的不提,起碼大師是平輩人嘛,能夠放開了說。至於年紀甚麼的……這個不首要,如果首要的話,這位小師弟是如何做到巡撫的?

高務實冇說話。

以是高務實此次也是儘量在不刺激周詠的環境下,悄悄教他一點變通之道。

周詠點了點頭,冇說話,他同意這個結論,也曉得高務實的話必定還冇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