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1187章 皇帝宣召

第1187章 皇帝宣召[第4頁/共5頁]

朱翊鈞一擺手:“做買賣嘛,我也傳聞過,就算是那些鹽商也有買賣失利的時候,你就和我交個底,潞王在這小島上收租,起碼能包管多少年紅紅火火?在你有生之年應當不會有甚麼不測吧?”

朱翊鈞驚詫半晌,問道:“你確信?”

這個答覆朱翊鈞很對勁,特彆是高務實不坦白他手中有本身的諜報體係,申明他對本身還是虔誠。

朱翊鈞幾近完整猜出了高務實如許做的企圖,他的確是在“一舉多得”,並且總的來講已經近乎於麵麵俱到,不管哪邊都要對他報以感激。

這很高務實,因為他一貫長於均衡各方好處,總能在旁人理不出眉目的狼籍之下切中肯綮。隻是……朱翊鈞不是朱翊鏐,也不是李太後、李文進,他需求考慮得更全麵、更長遠,以是他對高務實的這個做法臨時還存有必然的疑慮。

高務實這才曉得朱翊鈞現在想題目想得這麼遠了,不過他提出這個題目也表示他的確還是一個純真的“天子”,對於貿易上的事情仍然不睬解。

這也是後代很多軍隊明顯都是一樣的製式設備,但此中那些有馳名譽汗青的王牌軍就是比淺顯軍隊敢戰、能戰一個事理。

封王建製,是為了讓這一藩永享繁華,賜田賜產的意義也正在於此。可倘若遵循高務實的這個做法,那麼潞王一係將來安身立命的財產就變了性子,從穩定的田產收益變成了不成預知的貿易收益。

但是朱翊鈞以為,這統統都是建立在高務實這小我的根本上。隻要高務實在,這小島的收益才氣獲得保障,那萬一如果高務實不在了呢?畢竟他又不是神仙,又不成能萬壽無疆!

這個原則高務實很對勁,因為他曉得軍隊的特性就是敗仗打得越多便越強,一支“常勝軍”的軍心士氣是一支“常敗軍”所遠遠不能對比的,即使他們兵力相差彷彿,設備程度一樣,“常勝軍”也必然能完虐“常敗軍”。

應有的君臣禮節在文華殿中一貫被省去大半,朱翊鈞直接讓高務實在當年做伴讀時坐著的位置上坐下,然後道:“務實,潞王府明天的事我已經曉得了,不過還想聽你說一說。”

母後和弟弟明顯底子冇有考慮到多年以後的事,他們隻是體貼現在的收益,而現在的收益……歸正有務實在,那必定冇題目,以是母後就這麼決定了?

朱翊鈞聽完卻冇有甚麼反應,乃至另有些發楞,或者說是墮入了思慮。

回完部覆,高務實便解纜入宮。

是以戚繼光這個打算的第一種應變就是針對這個最早的時候節點,爭奪要在來歲三四月份達成開端練習目標,也就是“可堪一戰”的程度。

誰能包管高務實的兒子也有他爹爹的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