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9章 交接[第2頁/共5頁]
魏學曾看著淡定的高務實,好半晌才歎了口氣:“你真是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他們這沿途不過三百裡,你看看吃了多少銀子?各項開消加起來,差未幾三萬兩!有這筆錢,我十萬雄師夠吃一個多月了!”
1220年蒲月,蒙古四路雄師在撒馬爾罕城下會師,合圍撒馬爾罕。顛末六天的苦戰,才得以霸占撒馬爾罕城。
不過,蒙前人明顯曉得戰馬**糧的好處——好處就是能夠吃得少很多,不必動不動就“補餐”。
“但是你還承諾給蒙前人看賞了。”魏學曾這一起上看來還是很體貼西北軍務的,連這個都曉得。
“切當的說,是四個多。”高務實一攤手:“可這是非花不成的錢,不能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吧?”
他指著清單道:“你瞅瞅這花消,這些戰馬一起上吃了這麼多的雞蛋,沿途的雞蛋漲價都漲瘋了!他們這些戰馬的破鈔,一匹馬能頂起碼三小我的口糧了吧?”
但是請重視,最後這個“乾草”仍然能夠持續利用替代品,包含牧草4公斤、青草16公斤、大豆稈10公斤。而之前阿誰槁草也可用替代品:秸稈5.3公斤。
這裡有個題目需求廓清一下,就是後代有一種很有市場的說法,即當代戰馬需求大量耗損精糧,不然戰馬就會累死,或者起碼會呈現掉膘、勞損過分等環境。實在不然——起碼在中國(包含蒙古等周邊地區)不然。
在高務實看來,霸主級彆的國度,就應當具有起碼同時停止兩場部分戰役的才氣,並且確保克服,這纔是個合格的霸主,不然都是虛胖。
天子親身過問的事當然是最高品級,以是這動靜隻花了不到五天時候便傳到了高務實手中,估計此中應當有某段路采取了飛鴿傳書——這玩意是實在存在的,不過普通不會隻發一封,以免呈現不測。並且凡是會利用特製的藥水來寫,需求特彆手腕使其顯形才氣瀏覽。當然,等高務實獲得的時候則已經完整變成了口信,這東西不會給外人看。
魏學曾張嘴結舌了一會兒,終究放棄了,無法道:“好吧,就算你說的都有事理,那接下去莊浪衛那邊要如何辦,你可有甚麼交代?”
1219年秋,蒙古軍經彆失八裡、不剌(後代新疆博羅市),通過鐵木兒懺察(亦稱鬆關,後代名果子溝)至阿力麻裡,西行渡伊犁河,經海押立向花剌子模挺進。
天子這話並不是祈使句,算是收羅高務實本身的定見,但他的態度還是很較著的帶有催促的意義。
此中大麥可用替代品,包含燕麥、高梁或豆餅5.25公斤;亦或者糙米、大豆4.2公斤;乃至於粟、玉米、裸麥、小麥4.73公斤;乃至米糠7.88公斤、乾草15.8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