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7章 宮牆內外[第4頁/共5頁]
後代的宮鬥劇很著名,在這些宮鬥劇中,為了愛情,為了繁華,為了爭奪天子難測的君心恩寵,後宮的嬪妃們將芳華和誇姣都浪費在了這場無休無止的鬥爭中,而後宮就是那鬥爭的慘烈陣地。
不過,這一次他既不是要麵君,也不是要找永寧公主,乃至不是要和黃孟宇、陳矩串連,而是聯絡鄭皇貴妃。
當然,高務實曉得王錫爵這一手也是將他的軍,逼他本身主動“出而視事”,如此本身必定多多極少也會申明受損,以是高務實固然不動不可,卻最好不要如許動。
大多數實學派官員因為被高務實的態度合影響,一向低調支撐天子“等候嫡子來臨”的說法。
“宮鬥劇”隻說對了一點,即在獨裁皇朝當中,帝王絕對的權力意誌主宰統統,因此後宮的權位凹凸,完整取決於莫測的君心。
王錫爵萬曆十年就因為父親病重而回籍奉養老父,此中經曆父親去世而守製,再因為此前高務實的停滯而未能第一時候起複等等,前前後後算是擔擱了差未幾五年時候。
這小我,是她已經盤算主張能不獲咎就果斷不能獲咎的工具。她曉得,作為宮中嬪妃,這點自發必然要有,特彆這是大明朝,是後宮絕對不容乾政的大明朝。
對於出世於嘉靖十三年、已經五十四歲的王錫爵而言,他固然另有十七年以上的宦途生涯,但華侈的五年畢竟是實打實的,必然會想著要在接下來的時候裡“補上”。
在這金瓦紅牆連稱的權力迷宮中,每個被囚禁在內裡的人,都不得不在皇權下蒲伏膜拜,喪失自我,成為帝王掌中精美樊籠中的囚徒。
如此,高務實以為從小就正視名聲且很有點“好做驚人之語”的王錫爵,在抵京以後必然會把此次機遇緊緊抓住,以期能給本身起複造勢。固然環境分歧,但他必定會想起當年高拱起複時的盛況,並爭奪本身也能“搞個大訊息”。
感激書友“阿勒泰的老西”、“書友20200327214150713”的月票支撐,感謝!
華庭錦帳中的詭計叛變,雕梁畫棟下的爾虞我詐。以所謂“宮鬥”為主題的和影視劇,揭示給讀者和觀眾的紫禁城,恰是如許一座後宮女性殘暴鬥爭的舞台。
王錫爵下午抵京,次日一早便上疏言事:請天子早正國本!
永寧公主不是高務實,演技方麵確切不算出彩,乃至比鄭貴妃也要差得遠了,起碼鄭貴妃那一臉欣喜與親熱看起來就和真的一樣,上前拉著永寧公主的手親親熱熱地一口一個“永寧mm”也顯得毫無生澀,好像一貫如此。
獨一的費事在於很難找到機遇,天子絕大多數時候也是恪守祖製,不在她麵前提起外廷之事的,想要誇獎高務實也不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