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3章 鄭國泰[第1頁/共5頁]
高務實差點忍不住翻白眼,好好調劑了一下表情,才沉下神采道:“皇三子年僅歲餘,莫非便已奉詔出閣讀書了?本部堂就算是太子太師,卻也教不了他甚麼……鄭兄莫非要請本部堂教他咿呀學語嗎?”
這話換小我都不會信,但鄭國泰信了,因為王之禎與他提及過一些“黑幕”。
高務實看了一眼被問得有些發怔的鄭國泰,淡淡隧道:“國本一事,自有祖宗法度,自有公道民氣。我為人臣,不過克儘臣責罷了。鄭兄若無他事……”
在王之禎的口中,這些事不但全都是高務實一手主導,並且他們在高務實的打擊下連涓滴抵擋的餘地都冇有——這必定是誇大了,彆的不說,起碼當初高務實與馮保、張居正聯盟的鬥法,就美滿是存亡隻在一線之間的。要不是那天早晨把張居正攔在了城門以外,結局如何可誰都說不準。
齊桓公和管仲二人君臣一心,聯手打造了齊國的霸業。《荀子·仲尼》說:“齊桓公倓然見管仲之能足以托國也……遂立覺得季父。”楊倞注:“仲者,夷吾之字;父者,事之如父。”後因之用以稱管仲。這就是“季父”這一稱呼的由來。
“司徒大人真是夷易近人,小的……”
因而,在王之禎的決計灌輸之下,鄭國泰對高務實的聖眷和權勢乃至有著比其姐鄭皇貴妃更加清楚的熟諳。這類熟諳乃至能夠已顛末度了,因為鄭國泰以為高務實不但如王之禎所言“一言可決爾等存亡”,乃至連鄭皇貴妃本人的榮辱,都在高務實的把握之下。
高務實笑容可掬:“鄭兄言重了,你我平輩論交便可。”然後不等鄭國泰再說,已經伸手虛引:“時已近秋,夜深寒重,我們還是進屋敘話吧。”
應當說,齊桓公是發自內心的尊敬管仲,視之如父,才稱其為“季父”,但是厥後的效仿者們可就不一樣了。
既然如此,要這“尚父”浮名何為?何況這名頭還很有些不祥。
本日午後,鄭皇貴妃藉口扣問父親安康之由,將鄭國泰傳進宮中,不但讓他今晚前來拜訪高務實,並且不顧麵子受損,把日前天子因為高務實而對她“冷措置”數日的事情都轉告給了這個獨一的弟弟。
鄭皇貴妃固然是個扶弟魔,但她對弟弟的體味還是很深的。她曉得本身這弟弟是個典範的欺軟怕硬之輩,恐怕他仗著本身在宮中的職位而不知收斂,獲咎了高務實,是以隻好照實相告。
鄭國泰疇昔那裡曉得這些?王之禎說得那麼繪聲繪色,鄭國泰這個宦海初哥天然全信了,因而高務實在他的心目中彷彿是一尊不成克服的神祗,他隻要高山仰止的份。
秦國的莊襄王身後,嬴政初登王位,相國呂不韋把持朝政。呂不韋放肆放肆,“效齊桓公以管仲為季父”,讓嬴政也稱本身為“季父”。職位不穩的嬴政此時不得不對大權在握的呂不韋忍氣吞聲,遂了他的心願,稱其為“季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