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1367章 南察風波(卅九)私談

第1367章 南察風波(卅九)私談[第2頁/共5頁]

王錫爵到底回京不久,傳聞此事如此龐大,也不由眉頭大皺,想了一會兒,道:“倘是如此,那就隻能從李引城鎮遼十八載,遼事不成一日無他來做文章了。”

感激書友“ASolaF”、“年久失修nn”、“書友20200121063749702”、“玄遊冥”、“書友20200121063749702”的支撐,感謝!

申時行淡淡地說道:“李引城本年六十有二,按理說也是可乃至仕的,而他的宗子李如鬆本年剛在西北立下大功,回調遼鎮代替乃父,想來也是順理成章之事。”

高務實還好端端地在京師做他的大司農呢,他這“天下第一文帥”既在,宣大三鎮、薊鎮和遼東曹簠等部就不成能害怕遼西。

彆看西北之戰今後李如鬆臨時被調去充當陝西總兵了,就感覺陝西也會不穩。陝西那邊剛打完西北之戰,也處於精兵雲集的狀況,李如鬆的本部仆人畢竟就那五千人,在陝西又是人生地不熟,他不成能在西北共同李成梁。何況以他的脾氣,肯不肯跟著當叛臣都難說。

“這恰是我擔憂的處所,也是因為如此,我才感覺即便高求真要敲一筆竹杠,也不是不能談,現在的關頭是不曉得高求真想要甚麼,得等他出招才行。”

王錫爵微微一窒,但頓時道:“可鐵嶺李氏本是父子兩總兵,現在平白少了一人,可不也還是被打壓了麼?”

這話聽起來倒也有些事理,申時行也感覺西北之戰時高務實竟然直奔河套內部,實在有些行險,不像他以往的作戰氣勢。本來申時行隻是感覺高務實這麼做應當是朝廷給他的時候不敷,他不得不如此。但王錫爵這麼一解釋,他才發明高務實能夠真是因為不肯遲誤對察哈爾的一戰。

朝廷不是冇有明白人,內閣當中更是人精紮堆,之以是朝廷對於察哈爾通過轉手貿易獲得物質能夠不聞不問,假裝胡塗,那是因為轉手貿易會進步察哈爾獲得物質的本錢。在冇法將周邊與它買賣的權勢十足毀滅的環境下,這類環境能夠臨時容忍,算是一種權宜之策。

申時行皺眉道:“拿李引城換京察中我們對他讓步?”他說著,本身也感覺有些事理,不由躊躇道:“這卻要看他想如何互換了。”

申時行忍不住輕哼一聲:“這些人就不能老誠懇實帶兵兵戈,非要摻雜這些他們底子不懂的事。”不過頓了一頓,卻又道:“曹簠是能夠自作主張辦錯了事,但以高求真的行事做派來看,不能解除他將錯就錯,真籌算藉此來敲一筆竹杠的能夠,我等還需早做籌辦。”

朝廷的態度固然是天子的態度,但是天子的態度大多數時候取決於內閣的觀點,作為內閣首輔的申時行完整明白在這件事上內閣凡是會如何考慮,王錫爵想要混合李成梁這件事的性子是很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