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張氏例錢(下)[第1頁/共3頁]
當然,高務實這點眼色還是有的,立即跟了一句:“太子實在也隻是說,科道中某些人對於聖上的要求過於苛責了一些。”
高務實心道:“就曉得你要問啦!”
張四維這才暴露笑容:“好,你能明白這個事理,做孃舅的也就放心了。”然後頓了一頓,笑容更盛了一些:“務實,你此前固然是在高氏族學開蒙讀書,不過你身上也流著張家的血,遵循張氏族規,凡是進學的親族長輩,每個月都會有一份例錢,你的那份也是一向有記實在賬的……哦對了,這個例錢是從你在高氏族學開蒙之時就開端算起的。”
高務實點頭道:“此事小甥會去信向父親提及,想必父親不會反對。”
而高拱作為從一品高官,其實際上的月奉也不過是大米“七十二石”,大抵是8000公斤出頭。現在京師一石米的代價連一兩銀子都不到,堂堂從一品太子太師的正俸不過六十餘兩。當然,高拱身兼多職,並非隻要一個太子太師這類名譽職務的俸祿,但那是兩說了。
高務實點點頭,道:“固然此後應當冇有甚麼機遇跟一些外人議論這些事,不過大舅的意義小甥明白,我會謹言慎行的。”
高務實微微點頭:“孃親倒是真冇說過。”
如果是采辦肉食或者乾脆就說牲口,此時一頭牛的代價約莫是六兩到八兩銀子(分大小、年口等),而一口豬(分大中小)均勻隻要1.5兩。
“嗯……”張四維冇有立即回話,反倒細心機考了一會兒,才問:“你如何說?”
“哦。”高務實做出一副有些沮喪的模樣,低下腦袋。張四維天然是看不出他嘴角暴露的一抹暗笑。
“是,甥兒明白。”高務實一聽這話,就曉得張四維並不清楚那日本身和朱翊鈞之間的扳談究竟觸及甚麼,因而道:“太子與甥兒年紀相仿,大多隻是說些玩耍的事……不過太子偶爾提了一句,彷彿是對於科道的某些做法有些不喜。”
他說到這裡,見高務實有些發楞,不由打趣道:“如何,冇想到麼?莫非你孃親冇有跟你提過張家這個端方?”
“務實,大舅並不是說你的話本身有甚麼大錯,而是想奉告你:太子的身份是很敏感的,而你的身份實在也何嘗不敏感。固然你們年事都很小,但是在彆人看來,你們‘不經意’間說出來的某些話,很有能夠是代表著聖上或者高閣老的意義,那就非常輕易惹人遐思了!乃至難保某些私心作怪之輩對你們的話加以操縱……如此難道給聖上、給高閣老招惹了不需求的費事?務實,大舅這麼說,你該明白大舅的意義吧?”
也就是說,一兩銀子能夠買到靠近60000克麪粉,也就是60公斤……換句話說,這筆存在一起的例錢,已經能夠買到58500公斤麪粉,也就是將近六十噸,而這代價還是遵循京師的糧價計算,較著是偏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