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1426章 狂瀾既倒(下)

第1426章 狂瀾既倒(下)[第1頁/共5頁]

李成梁慨歎一聲,命令照秦得倚的意義從塌牆處撤離——說是撤離,實在就是逃竄。幸虧秦得倚這時候已經采集了五百多匹戰馬,紅白兩支巴牙喇戰役力雖強,到底跑不過奔馬,李成梁父子及親信險險走脫。

如萬曆十六年三月,李成梁討伐海西葉赫部落時因殺敵有功遭到嘉獎。但是據《萬曆邸抄》記錄:“十六年春,剿那林孛羅(納林布祿),圍攻不克。軍丁死者以半。又天寒凍死推車軍士數千。因無虜功,遂割死軍五百五十餘顆報驗。禦史許守恩欲劾之。而巡撫以勢挾而求止,竟以報功。今守恩在蜀,可召而問也。”

冇有迴應,這類環境有兩種能夠,一是皇上留中不發,以為證據不敷或其他啟事不肯究查;一是皇上大怒,但以為實際環境能夠比現有證據更壞,表示臣下持續揭露。

額亦都一聲令下,紅巴牙喇部一分為二,一部分上前攔住李如梅、李寧所將之兵,一部分則以上風兵力猛攻李平胡。

李成梁又悲又急,也不敢停下腳步,隻能命人架著李平胡一起逃脫。此時剛趕到南城門不遠,卻聽得城門口喊殺聲四起,定睛一看,城門已開,建州兵澎湃而入,城門口的明軍已然崩潰。

這個說法如果讓高務實評價,必定會嗤之以鼻,因為之前曾差點被他“辦”了的李如桂也鮮明位列九虎將之一。如此人物若也可謂“虎將”,那虎將未免太丟份了些。

李成梁悲聲道:“我不死,爾等便能活耶?”李如梅一時也不知該如何答覆。

為此,他一邊命人彙集逃散的戰馬,一邊安排火藥炸城。李成梁他們方纔聽到的就是城牆被他炸塌的聲音。

在《義縣誌》中曾記錄李成梁的部下買漢人的首級來充當軍功的事件。但宿世汗青與現在分歧,宿世在萬曆十年之前,李成梁因為遭到張居正的庇護,其罪證大部分冇有被揭暴露來,不過跟著張居正、申時行等人的失勢,朝中言官開端逐步彈劾李成梁的各種罪過。

可見其功並非都是實在。彆的《神宗實錄》中也記“成梁自知襲殺屬夷已盈眾口,遂密教郭夢征誘夷人,以石門花穀之富,指引門路,啖令搶擄,以證屬夷之罪。又忌副將孫朝梁恐其勝利,令李平胡賄買夷人,專搶遼陽一日二三次。又密令備禦張棟等策應支吾,俾朝梁不得與賊合陣。因而,(兵科張)應登題參石門之事,以實成梁掩殺之功。一唱一和,捷如呼應。”諸如彈劾李成梁貪功冒殺之事另有很多,不一一列舉。

因而次日巡按直隸禦史任養心上疏了,彈劾遼東總兵李成梁父子兄弟列據宣遼薊保,恐有尾大之患。

李家軍傳至第二代,隻要李如鬆毫無疑問能夠稱得上虎將,如果非要再加,那也隻能找出一個李如梅來了。至於其彆人……嗬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