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1453章 會見李如鬆(上)

第1453章 會見李如鬆(上)[第1頁/共5頁]

勳貴份屬武臣,不過偶然候也會有文職調派,如監修實錄:“命英國公張溶彌補兩朝實錄監修官”;主持禦前講座:“己酉命太子太保英國公張溶充知經筵官左春坊左中允”。不過很明顯,在這裡他們更是隻要打醬油的份了。

實在李如鬆接到的請柬又何止申時行、王錫爵兩處,他乃至收到了“老帶領”英國公張元功的請柬,請他去插手一次賞花會。

說罷,他微微抬起下巴,朝身後的百餘名騎丁親兵道:“都打起精力來,莫要讓人將我們遼東軍瞧扁了!”

感激書友“曹麵子”、“蕭澄筵”的打賞支撐,感謝!

反而是對於本職事情以外的話題,他們倒有發言權:“定國公徐文璧、駙馬侯拱宸等各疏請停止皇宗子三禮,俱不報”,“後府等府英國公張惟賢等……各具疏以福王之國萬難延緩為請,不報”。

然後就是充當皇家禮節大使,比如萬曆大婚時,“遣英國公張溶、大學士張居正持節行納采問名禮”。

又如“以遼左用兵文武百官英國公張惟賢等各捐銀助餉有差”,像如許在“文武百官”總稱前麵加個代表的,都是勳貴武臣班首;

由此看來,這活還是蠻辛苦的,“天以子時大祭,地以卯時祭,大明以卯時祭,夜明以酉時”,估計常常半夜就得起來籌辦,一不謹慎還會遭到彈劾,幸虧也不會有啥大事就是了。

作為勳臣而言,究竟有哪些事情呢?起首是祭奠,這一條占了他們記實在史“事情量”的一半以上。凡是是代天子祭奠,偶爾也會是天子親祀,他們作為伴隨。祭奠最多的是圜丘(天壇),其次太廟、郊廟,再次是朝日、夕月、方澤、社稷、先農等壇,乃至城隍,彆的另有諸先帝陵。

固然這份奏疏和朱純臣等人的回嘴“俱不報”,但是從“營求戎政”的指責能夠看出,勳貴武臣哪怕是爭奪分內之事也不能太主動了(這裡的戎政是指總理戎政,此職務按例本由勳貴擔負的),想自求事職還是很犯諱諱的。

追封皇次子:“遣成國公朱應禎持節、大學士申時行奉冊,追封皇第二子為邠哀王”。

宴大明會典總裁:“大明會典成宴總裁纂修官於禮部命定國公徐文璧等候之”。

這一次,張元功是以其“彆院花開”為來由宴客賞花的,所請工具並非隻要李如鬆一個。不過話說返來,李如鬆的確是此次賞花會最首要的客人,但啟事卻並非張元功要和他套甚麼近乎,張元功隻是充當中人罷了,真正要見李如鬆的是高務實。

張元功之所以是李如鬆的“老帶領”,是因為早前李如鬆在京營“熬煉”過,彼時他實際上的頂頭下屬就是五府都督之一的張元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