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145章 無奈應對(下)

第145章 無奈應對(下)[第1頁/共3頁]

隻是,待兩人真正都進了內閣,成為實際意義的“相公”,張居正的心態卻有些失衡了。

荒唐!隻要我張居正還在,就斷不答應此種景象呈現!

如果說高拱當年燒裕王的冷灶多少有些在於運氣——他是被“分派事情”到裕王府的,隻是因為事情乾得兢兢業業,以是得了裕王的信重;那麼張居正則是本身選的路,跟從徐階,並且服從徐階的安排去做的裕王講師。

不錯,本身本年還隻要四十五歲,即便十三年後,也不過五十八歲罷了,阿誰年紀的首輔並不算老,統統順利的話,也還無能個十多年。但是,高拱這十幾年乾下去,如果把該做的、能做的都做了個七七八八,本身將來做甚麼去?

我要的是書批四海,是乾坤我斷,是大明當複興……成於我手!

更何況,你本已有了今上的無雙聖眷,現在卻還要在太子身邊埋下伏筆,莫非還想著如嚴嵩當年普通乾到阿誰年紀,然後直接交權給自家侄兒?

公然,到嚴嵩垂老邁矣、聖眷漸衰,徐階策動了看似毫不起眼卻實在驚心動魄的必殺一擊,導致權傾天下數十載的嘉靖朝第一權臣嚴嵩垮台!

蕭規曹隨?笑話!蕭何與曹參,誰更受先人欽慕?

這個說法不能說冇有事理,畢竟此前那批勳臣後輩都是出自靖難係最頂尖的幾名勳臣之家,京中三品文官這個範圍的確是有些太大了。

隻是,下決計輕易,把事辦成卻難如登天。遊七今天下午傳返來的動靜說,國丈李巨大宴來賓,私底下將一條動靜傳了出來,說他此前祭掃景帝陵回京麵聖覆命,與聖上閒談之事發明聖上感覺從京中三品文官中遴選太子伴讀,有些範圍太廣。

張居正一貫善燒冷灶,此前嚴嵩當政之時,徐階在嚴嵩麵前唯唯諾諾,乃至不吝與嚴嵩結為親家,在內閣裡頭完整就是嚴嵩萬丈光芒之下的一個小不點,底子不敢提半點與嚴嵩相左的觀點,外界都對他涓滴不看好,乃至以為此人毫無骨氣。

但思來想去,張居正還是決定,明天讓自家老四張簡修跟本身走一趟。

唯有張居正看出徐階的啞忍,如同暗藏在水中的鼉(揚子鱷),不到最後一刻毫不輕動,一旦他伸開血盆大口,就是要人道命之時。

既生瑜,何生亮?中玄公、肅卿兄,我張居正與你需求分個高低!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張居正堅信本身的目光是超越高拱的,他以為高拱那不過是運氣罷了。當然,高拱的經世乾才和壯誌大誌,張居正內心還是有幾分服膺,要不然當年也不會與之成為老友,相互以相業相期許。

除了上述權柄外內閣同時還具有草擬懿旨,參政議政,撰修帝王實錄等權力。但不管如何說,閣臣隻是因為位居權力中樞,以是“雖無相名,實有相權”,光看品級,卻實在拿不脫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