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1512章 疑惑

第1512章 疑惑[第1頁/共6頁]

劉馨眨了眨眼:“那岑黃兩家……”

高務實道:“太詳細也不必,我大抵說一下吧。豐臣秀吉期間的日本石高大抵1900萬,德川家康期間說是2200萬,差異有限。

“或許是豐臣秀吉的聲望充足高,又或許是德川家康實在太沉得住氣,歸正在我的印象中,日本海內當時還算安靜。”高務實皺眉道:“當然,也能夠是豐臣秀吉出兵朝鮮以後給海內那些大名畫的大餅太吸惹人,大夥兒在朝戰還在焦灼狀況之下臨時不想內鬨。”

但是,第二次開戰之時已經是1597年,當時候豐臣秀吉已經六十歲了,距他的死期已經隻要一年,按理說身材也應當垮了——或者快垮了吧?那為甚麼他還對峙策動第二次戰役?”

劉馨皺眉道:“這和他出兵朝鮮有乾係嗎?”

高務實冇理這句感慨,而是持續道:“但是兩年後,也就是1593年,秀吉的第三子秀賴出世了,這一次冇出不測,一向活到成年——當時候秀吉已經死了。”

豐臣秀吉詭計通過拉攏處所權勢即五大老這類,來保持政權的均衡穩定,實際上底子就是在犯蠢。我且不說當時的德川家康已經強大到足以威脅到豐臣家,就說那些處所權勢當真就能對豐臣家忠心耿耿嗎?

高務實啞然發笑,搖了點頭,道:“那我簡樸和你說下:豐臣秀次本年應當是二十歲,生父是三好吉房。秀次本來名叫三好信吉,厥後才改名為秀次。

“嗯哼。”劉馨聳了聳肩,又癟癟嘴,道:“我也不曉得是該說她聰明,還是該說這個期間的嫁娶看法慣性龐大。正如你所言,在分化廣西土司這件事上,她看起來反倒比你還主動很多。”

“不對,不對。”高務實俄然站了起來,交來回回踱步好一會兒,這才嚴厲萬分隧道:“我把豐臣秀吉擔當人的事捋一捋,你聽聽看我有冇有弄錯甚麼。”

“都是。”高務實倒是答覆得很快:“之以是有那樣的汗青,本身也是一種必定,是按照豐臣秀吉本人的身材和心機環境,以及日本在同一以後,其海內衝突冇法內部化解而構成的一種必定。”

“意義是,秀吉策動侵朝戰役時,實在是冇有本身的子嗣的。”高務實還是皺著眉頭:“在豐臣鶴鬆出世前儘早夭後,也就是秀吉無嗣的那段時候裡,他是把他親姐姐智子(豐臣日秀,又稱瑞龍院)之子豐臣秀次收為養子,並做擔當人培養的。特彆是在鶴鬆早夭以後,秀次正兒八經的過繼給了秀吉。”

德川家康則分歧,他的權力來自德川家屬的聲望、力量、家名和其武家共主的職位。實際上來講,即便德川家康早死,也不會像豐臣家那樣快速破裂、崩潰。

九州撻伐的成果隻是島津氏被罰,吐出了之前獲得的戰果,本身的根基盤並冇有太多喪失。在島津氏割肉認輸以後,秀吉並冇有強行打到底,而是承認了這類服軟,滿足於做一個諸侯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