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2章 疑惑[第3頁/共6頁]
高務實聳了聳肩:“對,就這麼殺了。”然後頓了一頓,又彌補道:“並且在秀次他殺後不久,秀吉又將他的妻妾後代共三十八人一同集合在京都的三條河原正法。
“或許是豐臣秀吉的聲望充足高,又或許是德川家康實在太沉得住氣,歸正在我的印象中,日本海內當時還算安靜。”高務實皺眉道:“當然,也能夠是豐臣秀吉出兵朝鮮以後給海內那些大名畫的大餅太吸惹人,大夥兒在朝戰還在焦灼狀況之下臨時不想內鬨。”
感激書友“曹麵子”的打賞支撐,感謝!
高務實聽得微微挑眉:“我猜你應當是想問,我是不是用心用這類聯婚手腕分化黃家,然後又藉此分化以岑黃兩家為首的廣西土司,終究使得廣西土司這股力量底子不成能結合起來威脅我?”
劉馨白了他一眼:“我的汗青程度你還不曉得?”
解釋了為何“戰役結束看北洋”,朱應楨總算安下心來,高務實又向他交代瞭如何支撐北條氏的一些相做事件。高陌籌辦的宵夜被朱應楨囫圇吞棗地吃了一些,這位國公爺才告彆而去。
劉馨一愣:“如何不對?”
但厥後日本的前提太刻薄,因而和談失利,兩邊又開端了第二階段的戰役……我奇特的是,如果說秀吉一開端敢打朝鮮是因為他冇有親兒子,豁出去打一場也冇甚麼好擔憂。
“此亦我所迷惑之處。”高務實皺眉道:“如果先解除豐臣秀吉此時已經老年聰慧的能夠,我總感覺他這第二階段的戰事彷彿更多的是一種騎虎難下。”
其次,我剛纔說過,豐臣政權的性子是甚麼?是大要上看起來已經同一,實在不過就是一個疏鬆的大名結合。豐臣秀吉的權力大部分來自他的聲望,一旦他本人死去,豐臣政權的崩潰便隻是時候題目了。
但要說豐臣秀吉和德川家康的石高數量,則豐臣秀吉是220萬石,而轉封關東後的德川家康有250萬石。這兩人的石高數量都是200多萬,差不了多少。但是實際上,豐臣秀吉在他的期間裡對日本的節製,實在是不如德川家康在江戶幕府期間的。
豐臣秀吉詭計通過拉攏處所權勢即五大老這類,來保持政權的均衡穩定,實際上底子就是在犯蠢。我且不說當時的德川家康已經強大到足以威脅到豐臣家,就說那些處所權勢當真就能對豐臣家忠心耿耿嗎?
劉馨驚奇道:“1589年豐臣鶴鬆便出世了,而1590年擺佈時秀次還被再次加封?不對啊,豐臣秀吉到底如何想的,是想著因為要收回秀次的擔當權,以是給他一些封地作為賠償嗎?亦或者,他是但願秀次將來能夠幫手他的親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