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1591章 火中取栗(十九)談妥

第1591章 火中取栗(十九)談妥[第2頁/共5頁]

感激書友“曹麵子”、“StephenXIE”的月票支撐,感謝!

這十五個國度是有排序的,挨次彆離是朝鮮、日本、大琉球、小琉球、安南、真臘、暹羅、占城、蘇門答臘、西洋、爪哇、彭亨、百花、三佛齊、渤泥。

為甚麼冇有針對日本的禁售令?因為日本位列太祖天子所定十五個“不征之國”其列,且日本朝廷官方與大明的乾係還算不錯。

高務實目前對努爾哈赤的壓抑還算不錯,當然他主如果需求努爾哈赤的軍事威脅來確保葉赫、哈達等部對大明的儘忠,以是他也不便將努爾哈赤提早弄死,現在隻好玩均衡。

這此中有些國度已經天然滅亡,且不去說。單是安南,當年朱棣出兵的來由都是靠“天賜”,詳細啟事前文有述,就不反覆了,總之他是打著為陳氏王朝複辟的大旗出兵的。至於厥後為甚麼直接占據……因為陳家被反賊撲滅嗣了啊。

因為態度好,大明這邊也有不錯的反應,詔遣翰林侍讀學士張以寧、典簿牛諒往使其國,封日煃為安北國王,賜以駝紐塗金銀印。當時安南時不時的前來進貢,還喜好進貢大象,讓朱元璋非常對勁。

洪武四年,朱元璋在上諭中說道:“外洋蠻夷之國有為患於中國者,不成不討。不為中國患者,不成輙自發兵。前人有言,地廣非久安之,計民勞乃易亂之源。

厥後永樂朝時黎大彪子犯了忌諱,想那朝貢體係是天朝上國的交際綱領,你殺了安南王一家子去冒充也就算了,竟然還冇事犯邊?因而朱棣派張大將軍去抽臉就是理所當然的了。

南邊那些小國已經大半被京華給實際笑納了,臨時不必說它們。隻說日本,實在它已經離開了朱元璋當時眼中“食之有趣”的地步。光是那巨量的白銀產出,就是高務實現在停止貨幣鼎新所不得不正視,乃至必不成少的。

這兩大題目導致朝廷不得不借勢李成梁的聲望而讓他二度鎮遼,而天子則派出高淮在遼東橫征暴斂彌補內帑虧空,終究遼困愈發不成清算,努爾哈赤順勢坐大。

厥後高務實出兵就更費事,他是靠著引蛇出洞加栽贓,然後又隻用私兵加土司狼兵完成的征服,全程冇用一個大明的經製之軍。這個做法,很大程度上就是為了避開朱元璋這個“不征之國”的設定。

二號炮在羅遠看來,已經不在高務實的禁售範圍當中了,是能夠賣給豐臣家的——實際上豐臣家本來就從海貿聯盟中某些勳貴手裡搞到了一些,實際上禁不由恐怕不同也不大。

以上就是朱元璋對於設定“不征之國”的解釋,簡樸地說就是“打起來不便利,打下來又冇用。”以是不打,合情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