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159章 務實之請(下)

第159章 務實之請(下)[第1頁/共3頁]

翰林學士一下,真正的侍讀學士隻要兩人罷了。高務實現在的這個“假侍讀學士”固然隻是個掛名的名譽官,但名譽官也是能夠拿來正式稱呼的,剛纔申時行不就已經改口稱呼高務實為“高侍讀”了麼?

實在如果隻是隆慶伉儷、父子這三位,倒是好辦,因為他們要麼不會存眷這些“閒雜小事”,要麼就是不熟諳大明宮廷內那浩如煙海普通的典章軌製,本身挑一種說得疇昔的按例辦理,也不會有甚麼礙難之處。

固然小宴按理說對於停止日期、地點、規格等均無明文規定,但是就種類來講,小宴也有各種分歧。普通而言有遊宴、召對賜宴、撻伐賜宴、殿衙落差或者公差賜宴或者賜食。

這句話較著帶有調侃的意義,畢竟高務實就算真的因為隆慶帝“金口玉言”當了官,但他的主職也應當是太子伴讀,而不是阿誰“假侍讀學士”,但太子伴讀隻是剛纔順口新設的一個官,連品級都冇有。

召對不屬於朝議,因此也冇有牢固的地點,常常出於天子的興趣或者需求,其內容普通有三點:對政務的谘詢、吟詩作賦、議論經史。前者是實際的需求,後二者則是對經筵的一種彌補。

日講酒飯普通是每桌有酒五鐘,湯三品,菜四色,飯一份。奉旨去掉酒的話,相稱於隻加了四道菜和三盅湯,再一份飯和一副碗筷罷了,好辦得很,因而趕緊領旨下去籌辦了。

高務實腦筋反應不慢,一下就想到這能夠是前次本身在大舅家碰到國丈李偉,然後李偉不知甚麼時候在女兒麵前提了這麼一嘴的原因。不過這不要緊,乃至還是功德,畢竟李偉跟張四維交好,他應當不會無緣無端在女兒麵前說本身的好話。

宦海嘛,就是如許,你頭頂上哪個名銜聽起來最短長、最高貴,彆人普通都會拿這個頭銜來稱呼你。就比如戚繼光真正的職務是總兵,但戚總兵哪有戚少保這個加銜聽起來威風霸氣?所今後代尊敬戚繼光的人,常常都稱呼他為戚少保。清末期間袁世凱都已經乾上北洋大臣這類實權第一的職務了,人家不也稱呼他為袁宮保?

孟衝與申時行等人走後,其他各家後輩也都由馮保安排了人送回各自府第,文華殿中便隻剩下天子、太子、李貴妃與高務實四人——馮保和其他陪侍擺佈的中官不算,他們現在如果冇有天子問話,根基上是不能主動開口的。

高務實明天所獲得的陪天子、太子一道用膳,看起來應當屬於召對賜宴,隻是這裡頭多了一個李貴妃,那就極其少見了。想必隆慶也是感覺,對於高務實如許一個年僅七八歲的“孩童”,有些常例倒也不必格外在乎。

因而道:“回貴妃娘娘,是,張公鳳磐乃是微臣大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