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1601章 內部(下)

第1601章 內部(下)[第4頁/共5頁]

在日新樓高務實書房當中,兩邊分賓主坐好,吳兌與高務實先酬酢了幾句,然後便切入正題,道:“求真賢弟,你也曉得我雖是文官,但經年在外皆為疆臣,在內又理軍務,實在是個直腸子,有些話我就未幾和你兜圈子了。我此來主如果想問你對此番驛站鼎新以後,與京華相乾的物流買賣有何措置。”

這些實體的首要特性,就是高務實的決定即終究決定,實際上他做任何決定都不必過問其他任何人。用後代的話來講,就是因為在這些實體當中,他小我持股100%,以是他的決定劃一於全部股東大會的決定。

如京華和出身於浙江紹興山陰的吳兌家屬在物流方麵也有合作,在這個合作中,京華本身措置的停業範圍就更低——京華在全部浙江隻設立了杭州、寧波、溫州三處府一級的物流大節點,其他停業都“外包”給了山陰吳家,吳家又將本身不直接覆蓋停業的地區“分包”給了浙江實學派官員中的一些人。

先說實學派自家這邊。本來高務實這道疏文在很大程度上是割本身京華的肉來共同朝廷鼎新,實際上大師應當都是表示誇獎的纔對,但是究竟並冇有那麼順利,很多實學派官員對此持儲存態度。

縮小後的奉天殿,嘉靖帝命令改名叫“皇極殿”,華蓋殿改叫“中極殿”,謹身殿改叫“建極殿”。很明顯,除了代表皇權的皇極殿以外,三大殿的彆的兩大殿都有一名冠以其名的大學士:首輔今後以後都是“中極殿大學士”,而次輔便牢固為“建極殿大學士”。

趁便說一句,嘉靖三十六年(1557)四月,三大殿因為再次被雷火燒燬,並且伸展的更廣,使得文樓(今體仁閣)、武樓(今弘義閣),奉天門(今太和門),左順門(今協和門)、右順門(今熙和門)及午門外左、右廊亦被燒燬。過後,嘉靖帝不得不設朝於端門並命令重修遭到損毀的各修建,嘉靖四十一年(1562)玄月重修結束。

但是此次重修,極大的縮小了原三大殿的體量,乃至修建與三層月台比例乾係平衡。導致這一環境呈現的啟事,大抵率應當是當時朝廷因為南倭北虜而財務虧空嚴峻,而不曉得是出於何種心態,在重修完成以後,嘉靖就給三大殿改了名。

那麼如延安府要停止物流該如何辦呢?本地出身的實學派官員中就有人與京華合作,承接了從延安府往慶陽府、西安府這兩個設立了京華大節點運送物質的買賣,成為名義上的合作火伴,也就是實際上成為了京華“供應鏈”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