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7章 戰爭序曲(十一)兩場仗[第2頁/共5頁]
這還隻是主城牆,彆的另有幾十座望樓,以及棱堡式佈局的斜麵凸起部等,總而言之就是個刺蝟,除非來犯之敵具有極其強大的火炮軍隊,不然強攻幾近就是在送命。
他上任遼東副總兵以來當然做了很多功課,但“兵者,國之大事”,作為一名以獨守孤城一戰立名的將領,他起首要確保本身在遼東的首戰不會呈現嚴峻失誤,這不但是人之常情,也是他的職責地點。
蕭如薰是陝西三邊的將門出身,對鄂爾多斯部最為熟諳,其次則是土默特——不管是土默特本部還是青海土默特,蕭如薰都瞭如指掌,但是對於察哈爾的體味,說實話就差了一些。
但即便大寧城現在的範圍比大同小了很多,但是城防體係的規格卻幾近就是遵循大同城的標準來辦的,即主城門設四座,東南西北各設一座,為包管交通便當,每個主門又分設兩個小門,城門總計十二座;四門之上彆離建有城樓,包含月樓、箭樓、望樓、角樓間隔而立,四門以外建有甕城、月城、護城河。
換算成千米有多少?漢朝的一裡即是300步,1步即是6尺,一尺是23.1厘米,一裡即是0.4158千米,以是夏侯淵的速率是:“三天207千米,六天416千米”,相稱於每天進步70千米。並且這已經屬於玩命了跑,厥後夏侯淵之死實在也和玩命跑有很大乾係。
感激書友“曹麵子”的打賞支撐,感謝!
第二個好處則是爭奪麻承勳的支撐。麻承勳或者說其背後的全部麻家軍跟從高司徒的時候可謂是一眾將門裡最長的,從當前的勢頭來看,也是高司徒最為信重的將門之一,與馬家軍在伯仲之間。
這必定不可,一員將領的強弱除了本身才氣以外,聲望絕對是一項不容忽視的要素。正如同戚繼光出兵的時候,其麾下將士毫不會思疑他用兵失誤;如果是高司徒出兵,那就更讓人放心了,意味著不但不消擔憂戰術失誤,乃至各種保障都萬無一失,哪怕戰死疆場,撫卹銀也必定不會少了分毫,乃至連家裡人將來都會被安排得妥妥鐺鐺。
如此一來,那就隻能接管麻承勳的建議了。麻承勳的建議實在也不算非常穩妥,此中有一個不由明滿聯軍把握的變數,那就是一旦明滿聯軍和圖們主力比武,科爾沁部到底能不能在兩邊勝負未分的時候內趕到疆場,並且達成夾攻態勢,反敗為勝——是的,蕭如薰內心確切不以為兩萬聯軍馬隊能夠力敵察哈爾主力。
終究高司徒一戰大勝圖們辛愛聯軍,緊緊節製了土默特。今後今後,九邊各鎮對高司徒佩服得五體投地,不但本來就在高司徒影響之下的宣大係將門更加斷念塌地的跟從,連帶著本來另有些若即若離的三邊係將門,也隨之呼啦啦一下全投奔了疇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