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0章 北伐(七)[第1頁/共5頁]
蜀將聞知此事,報與孔明。孔明笑曰:“此乃司馬懿安全軍之法也。”薑維曰:“丞相何故知之?”孔明曰:“彼本無戰心;以是請戰者,以示武於眾耳。豈不聞: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安有千裡而請戰者乎?此乃司馬懿因將士忿怒,故借曹睿之意,以製世人。今又播傳此言,欲懈我軍心也。”
除此以外,高務實還在信中要求額爾德木圖立即將動靜奉告其父把漢那吉,並以“欲報此仇,不在今冬,何如開春再議”來表示。
從喜峰口到大寧城還是要走起碼三四天的,以是等曹簠到達的時候,大寧城中的其他聲音根基都已經消逝了,就連之前吵吵嚷嚷要去揭示武勇的布塔施裡也早已不提這茬。當然,提也冇成心義,畢竟好幾天疇昔,圖們雄師要走的話早就走得冇影了,底子不成能追得上。
關於這最後一條能夠多說兩句,這類戰後總結是京華的一貫做法,來源不必說,明顯是高務實照搬的PLA經曆。按照京華多年來的風俗,不管仗打很多好、多壞,戰後都必須做總結,好的方麵要記錄下來作為優良傳承,壞的方麵也要記錄下來作為前車之鑒,想出處理體例並在將來加以製止。
究竟也是如此,高務實曉得青城一戰的得勝必定會影響額爾德木圖在軍中的聲望,以其在土默特的職位而言,很難不為了麵子而去找回場子,但喪失四分之一兵力的額爾德木圖要想逆攻擊敗士氣高漲的察哈爾軍,那明顯難如登天,是以乾脆將他限令在大寧城中修整待援。
至於給高江的信,高務實的語氣天然就冇那麼客氣了,先是不包涵麵地升級,然後準他戴罪建功——不過並不是讓他出城作戰,而是先安排撫卹傷亡職員及統統善後事件,然後當真總結此戰傷亡過大的啟事,並提出他的處理建議。
高務實送來了三封手劄,彆離寫給郭有光、額爾德木圖和高江。
小十萬人馬對於這座目前連糧食都不能自給自足的塞北堅城而言,明顯是很大的承擔,以是曹簠也不籌算久留。
但是順義王王庭的有智之士那裡比得了當時的魏國朝廷?恰台吉如果冇死或許還能看出原因,但恰台吉不在了,餘者是否有這般本事那可難說得很。萬一父王一看戰書就準了,乃至傳聞之前的喪失以後父王本身就大怒了,那可如何是好?
圖們和布日哈圖要的就是這個結果。如此一來,就意味著土默特不但是在疆場上大敗一場,並且還不得不托庇於大明的堅城,聲望上天然會有很大的喪失,而反過來當然也就為圖們大汗賺來了大把的聲望。
在多方探馬的確認下,曹簠確信圖們雄師已經向東返回察罕浩特了,是以他實在根基上已經完成了此次出兵的任務——他是來確保土默特軍安然返回的,不是來和察哈爾決鬥察罕浩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