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1666章 伐元(二十)兵鋒所指

第1666章 伐元(二十)兵鋒所指[第1頁/共6頁]

比如洪武二十四年,黃冊上登記的天下土地總麵積為8804623頃,而到了孝宗期間的弘治十五年,黃冊上的地盤總麵積竟然就隻剩下了4292310頃。天下土地(耕地)麵積在短短百年間竟然能縮水一半還多,荒不荒誕?這是遭受了大範圍核打擊嗎?

但是正如之前說過的,實學派清丈田畝發明題目最大的兩個省,是湖廣和山東,是以黃冊的校訂也以這兩省為主。[注:湖廣、山東的瞞報有很大啟事是軍屯瞞報,此中湖廣還是大明最首要的商品糧產區,洞庭湖平原帶代替了已經經濟作物化的長三角平原帶。]

感激書友“曹麵子”、“單騎照碧心”、“胖帶紙”的月票支撐,感謝!

因為朱元璋定下的財務軌製比較奇葩,中樞和處所實際上是各搞各的,乃至於四川處所府庫的儲糧究竟有多少,連高務實這個戶部尚書都不是很清楚。

以是簡樸的說,黃冊以戶口為主,魚鱗圖冊以地盤為綱,兩冊相互印證,也互為彌補。這兩冊起著一經一緯的感化,如同一張經緯編織成的一張大網,把大明的人丁和地盤全數收羅此中。

更有甚者,有的官員還事前預製黃冊,到“大造”之年往上一交就算完成任務。成果到了韃清初年,竟然發明有的處所已經預製好崇禎二十四年的黃冊——明朝但是亡於崇禎十七年啊!

即便以劉綎的自大,他也隻能表示這是一個不成能完成的任務。高務實完整同意他的觀點,除非這底子不是戰役,隻是一次輕裝上陣的武裝遊行。

元明之交,各種元朝的戶籍、地籍等質料要麼丟失,要麼因為戰亂喪失等啟事早已對不上號。為了有效辦理戶口,把握勞動力,包管大明朝廷賦役的征收,朱元璋在天下範圍內停止了人丁的普查,並在普查的根本上體例了天下戶口的總清冊——黃冊。

與此同時,朝廷收取糧稅的額度也比較穩定,那麼處所上能儲存的部分當然也能夠推算。再加上糧食不是金銀,它是有存放刻日的,這也能夠計算,是以總的來講,處所上的存糧在戶部這邊起碼應當有一個固然廣泛但大抵上能夠必定的數據。

這類設法或許有些鴕鳥,但也很實際,畢竟從朝廷這些年的表示來看,連蒙前人都被吊打了,他們哪扛得住?也隻能得過且過,能拖一天是一天吧。

這下事情大條了。遵循劉綎的預算,從現在四川的儲糧來看,此次雄師圍殲播州如果冇有外援的糧草,那麼軍事行動的總時候不能超越三個月。這三個月還是包含進軍、安定、撤回三個階段在內的,也就是說三個月以後,幾路雄師不但要安定播州之亂,還得完整退回始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