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6章 伐元(五十)權力[第2頁/共5頁]
見李如鬆安排得非常精密,高務實判定撤回了高伏牛那邊的騎丁,本身上馬在一邊歇息。他固然冇有掄刀砍人,但作為一個端莊的文官,騎馬批示作戰這類事仍然很不輕鬆,現在有了李如鬆代庖,本身也算是擺脫出來了。
固然職位有些差異,但現在八位遊戎不顧平時相互之間也有些許嫌隙,毫不躊躇地站到了同一個戰壕裡。他們紛繁表示,遼帥此戰已經很辛苦了,反而是我等之前冇有打好,戰損比打得不儘如人意,但願將功補過……總之一句話,接下去的首戰還是請經台大人交給我們這些人,畢竟殺雞何必用牛刀嘛!
高務實在戶部尚書任上實在還不算太久,但顛末清查倉儲、整合財權、同一調劑、新設兩署十一司等一係列操縱,終究在較短時候裡完成了伐元之戰的物質籌辦,並且分幾次慢慢補齊了九邊各鎮往年積存的一些欠餉,讓九邊軍務煥然一新。
“末將遼東李如鬆受命來援,拜見經台。”李如鬆此人樸重,內心既然對高務實冇有成見,拜見之時便無傲氣,見麵以後直接翻身上馬行了單膝跪禮。
葉邦榮踏出一小步,抱拳道:“回遼帥,河間領軍遊擊將軍金秉鉞、保定車營遊擊將軍佟養中二將領伏兵於南邊環形山,天津海防遊擊將軍陳蠶正在後軍。”
這是甚麼意義?該不會是以退為進,一下子把我這遼東軍變成經略本部來使喚了吧?
李如鬆還真是不把本身當外人,高務實既然放權,他就敢命令批示。固然方纔到達疆場,批示起這場掃尾之戰倒是一點也不含混,並且讓高務實略感不測的是李如鬆竟然還挺謹慎,把五員將領中的三位派在西線,以免察哈爾人去而複返搞偷襲。
同時,高務實重點表揚了李如鬆和他麾下的遼東馬隊,以為他們在此戰中千裡赴援而行進如風,終究得以在戰役最關頭的時候趕到疆場,完整竄改了疆場態勢,乃是此戰得勝的決定性力量。
二十萬兩啊!對於根基隻能在遼東一地“發財”的鐵嶺李氏而言,這但是一筆巨資。換了還是李成梁在主持遼東軍務的話,他是絕對不會花這類冤枉錢的,何況數量如此龐大。
遵循高務實的風俗,戰後明軍做了總結。高務實起首自承批示失誤之責,並把明軍馬隊扶植中呈現的題目也攬到本身頭上,而對於眾將領和其各部官兵的表示則高度讚美,表揚他們作戰英勇、闡揚超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