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1721章 戰後波瀾(十六)內因

第1721章 戰後波瀾(十六)內因[第2頁/共5頁]

比如漠南之戰的發作,究竟上就是高務實強行乾預嗣封導致的。真要提及來,當時那是打贏了,以是統統都好說。那會兒萬一如果打輸了,高務實這個直接任務人恐怕不死也得脫層皮。

此時的高務實作為實學派實際意義上的黨魁,已經勇於揭開當年捂住的蓋子,還把漢那吉一個公道了。

一樣的事理,順義王世子額爾德木圖當然也要有嫡派,而高務實現在就是要讓外喀爾喀成為額爾德木圖的嫡派地盤。高務實曉得,把漢那吉是不會回絕這個發起的。

第二個考慮是,高務實俄然決定趁此機遇讓把漢那吉陪本身一同進京,因為他發明這是一舉多得的一件事。

彆的,察哈爾西遁以後,土默特也需求把力量更多的放在領地西方為大明協防,這就更需求一個強大的把漢那吉——畢竟他的嫡派就是土默特西哨。以是,加強把漢那吉部是大明的實際需求。

至於說土默特力量向西傾斜以後還會讓大明的北疆更加安然,這一點也算是附帶性的好處吧。屬於冇有不要緊,有的話倒也更好。

另一方麵,作為貢市事件的蒙古方賣力人和主持人,順義王可否順利嗣封直接乾係明蒙戰役貢市乾係的保持和明朝邊防的穩定,為確保本身的好處,不管是原汗青上的明廷還是現在這個天下的明廷,都對順義王的嗣封主動施加影響,乃至直接停止乾預。

第一個考慮是,今時分歧昔日,十幾年前高拱擔憂的環境已經產生了竄改。固然實學派還是不能一手遮天,但全部派係的力量卻已經遠比當年強大,不但從政治生態而言紮根得更深,並且盟友也強大,且乾係比當年更加安定。

感激書友“ASolaF”、“曹麵子”、“書友20190724085311580”、“一九年七月十三”的月票支撐,感謝!

在“俺答封貢”之初,大明為“借其鈐束諸部之力”而對俺答汗封王賜印,付與其主掌朝貢互市的權力。這一權力非常了得,因為其規定了宣大和河套三部朝貢均由順義王同一賣力寫表奏進;統統犒賞由順義王支付,然後再轉發各部首級;各部首級職位的升授也由順義王在進貢期間為奏請,然後明廷酌情措置;每凡貢市,要順義王先貢,以後朝廷方許開市。

實學派當然也曉得這些環境,但因為力量有限,隻能集合在一些關頭事件上,對嚴峻題目保持跟進、監督推行。而對於另一些影響不那麼嚴峻,或者說不那麼直接的事情就不免睜隻眼閉隻眼,這就是所謂“抓大放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