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3章 援朝抗倭(十一)京北大營[第1頁/共5頁]
他這個總結很直白,但卻很精煉,高務實聞言大讚,道:“鳴泉公允時論道未幾,卻反而深明此中大義,務實佩服也。誠如鳴泉公所言,心學覺得欲成其事,必先成君子;實學則覺得欲成君子,必先成其事。”
對此,梁夢龍也好,吳兌也罷,倒是並不驚奇,畢竟高務實這話倒也合適他們對蠻夷的認知。
高務實道:“倭國兵士苦慣了,吃得還真比我們大明士卒更少……當然,這倒不是最首要的。最首要的是倭人沐猴而冠,常常人性難改,其現在在朝鮮已經是‘三分天下有其二’,那二十萬雄師在朝必是敲骨吸髓,掘地三尺,死多少朝鮮人恐怕不在他們考慮範圍以內。”
梁夢龍則再次把話題扯了返來,道:“此次內閣調劑,廷議期近,應當不會有甚麼不測吧?”
梁夢龍則如有所思,沉吟了一下,遊移道:“日新,你該不會是想親身掛帥,恐嚇一下動亂的漕軍吧?”
----------
吳兌與梁夢龍一人扶住他一支胳膊,吳兌笑道:“這麼說就見外了。”梁夢龍也緊接著笑道:“十幾年前夢龍便覺得要去官回籍務農了,是文正公不以家世成見為念,簡拔夢龍於州郡,至有本日。現在能幫襯日新,原也是夢龍所願,此事於公是為天下鼎新之助力,於私是夢龍之報與文正公也。”
“那你的意義是?”吳兌與梁夢龍齊聲問道。
梁夢龍聽他此說,也把目光投到高務實麵上,欲聽他高見。
到了最後,就算是一群吼怒堆積的山賊匪賊,本地官府也隻會想著招安了事,久而久之,山賊匪賊反而越招越多,乃至很多招而複叛,叛而複招,生生不息了。
吳兌和梁夢龍都愣了一愣,但細心想想,兩人卻也都點頭表示同意。
不過如許的話,就有個費事擺在麵前了。吳兌皺眉道:“如果要如許做,那朝廷必將還得擺個大場麵出來,但南軍已經在播州周邊變更了二十餘萬雄師,如果在南京四周再來這麼一出……嗯,卻恐怕不太輕易。”
“皇上對此事一定冇有思疑,但今時本日卻恐怕不便如此去做。”吳兌介麵道:“以往兩派在朝中大略趨於均衡,如本日新班師返來,勢需求入閣輔政,倘若所補之缺由心學一派而出,即便不說是頂掉申長洲,哪怕頂掉王太倉的位置,也會形成內閣嚴峻失衡……眼下表裡有事,皇上明顯不肯意看到這一幕。”
高務實沉肅神采,道:“我朝向來視倭國為蕞爾小國,但實在以倭國之力,絕非隻能出兵二十萬的。環洲公、鳴泉公,倭國此前數十年可謂戰國,大戰小戰連連不竭,乃至於數年前同一於豐臣秀吉之下時,天下有兵約五十萬之巨,且大多都能夠算是有過實戰經曆之軍,不成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