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1769章 援朝抗倭(卅五)紛亂全羅

第1769章 援朝抗倭(卅五)紛亂全羅[第1頁/共5頁]

而現在,政治上也就是在朝堂上,心學派竟然也已經淪落到完整被實學派吊起來打,特彆是軍事題目,天子乃至都懶得考慮心學派的定見,隻去谘詢高務實的觀點了,這可如何是好?

高務實話音剛落,不甘孤單的申時行和王錫爵都認識到這是個機遇,因為在他們看來,高務實這個說法過於絕對了——疆場無絕對,你說得這麼必定,萬一出了事是不是你賣力啊?

這麼較著的挖坑,彆說高務實了,換個觀政進士都看得出來,但是高務實卻很淡定地表示:“是的,元輔,務實對此判定完整賣力。”

因而朱翊鈞便問高務實,日軍的這個題目是否有值得操縱的代價?高務實表示當然有,比如說接下來李如鬆入朝,便能夠臨時不必顧忌加藤清正的救濟,直接去平壤與小西行長決鬥。

朱翊鈞立即明白過來,這就比如他任命高務實為蒙元經略以後,本身就不會去直接給戚繼光、李如鬆、麻貴等性命令普通,不然高務實這個經略存在的意義就消逝了。這是個簡樸的事理,身為統治者根基都是懂的——當然,凱申公能夠表示反對。

按照比來獲得的動靜,固然戚繼光才方纔進入山東地界,但在江北(長江以北的淮河地區)的暴動漕軍已經亂成一鍋粥,不但私底下紛繁串連,刺探前程,另有很多人光亮正大地表示騷動歸騷動,但他們毫不是叛賊。

“那好。”朱翊鈞環顧眾臣,聖斷獨裁:“既然有南寧候為李如鬆作保,為祖承訓討情,此次遼東軍初戰告負的事就先按下不表了。兵部可將之傳諭李如鬆、祖承訓等,並奉告他們,朕暫壓雷霆,等著平壤大捷的動靜,若再有不測……南寧候,你也不想又跑一趟朝鮮吧?”

這個潛台詞的威脅可不輕,其關頭倒不是把李如鬆的禦倭總兵官奪職這一點,而是這件事如果生長到那一步,竟然需求朝廷派出一名公認的天下第一文帥、朝廷的閣老、大明的侯爺,你李家這個“將門之首”麵子上掛得住嗎?

這話說得滴水不漏,但實在是把該說的話交給了周詠去說——畢竟高務實不能說“我把握的諜報可比朝廷多很多了”,以是說完這話他就朝周詠望去,問他是否收到了相乾的諜報。

周詠這麼一說,朱翊鈞想想彷彿也是這麼回事,他比來剛顛末伐元之戰的戰報浸禮,認知已經呈現了一些小小的偏差,對於“三百人”已經幾近冇甚麼觀點了,腦筋裡幾近都是以萬為計量單位,再不濟也得是千這個級彆,百這個範圍實在不太夠看。

不得不說,“遣將不如激將”這一手,朱翊鈞算是玩明白了。

感激書友“曹麵子”的打賞支撐,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