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1793章 平倭(七)一退一進

第1793章 平倭(七)一退一進[第4頁/共5頁]

感激書友“曹麵子”的打賞支撐與月票支撐,感謝!

說完這些來由,李如鬆不曉得是出於甚麼心態,稍稍一頓以後又特地彌補了一句:“以上這些話皆是末將肺腑之言,經台若仍對峙我部反擊,末將……仍將受命,但末將也必致函高閣老,覺得死彆。”

鄭琢最後補刀道:“既然群臣定見分歧,還請殿下召宋經略前來詰問其責,多加叮嚀。”金應南等群臣也分歧要求李昖奮發朝鮮,懲辦明軍犯官。

不但將官之間,幾日來南北軍兵士也辯論不休,相互調侃唾罵,終成兩方大範圍打鬥,明軍大營一時大亂。宋應昌及時出麵令人鳴炮製止,令親兵抓捕南北軍兵士領頭肇事者當場斬首,公開訓示並頒行誇獎安撫雄師。

宋應昌此次彷彿冇有之前好說話,上來就是一頓經驗,道:“孤軍深切,輕犯敵鋒,幾致不測,而大將若死,則皇威大損!屆時數萬將士都將被你連累定罪,如何毀滅敵寇以複皇命?

而與此同時,朝鮮朝廷也因為李如鬆的決定展開會商,鄭澈奏道:“勝負乃兵家常事,提督李如鬆此次戰於碧蹄館,雖未能進取漢陽,但也稱不上敗北。隻是李鎰將軍禁止明軍後撤時,卻被以方命不遵為由慘遭施暴。”

以寡敵眾,麵對十倍之敵仍然能死守待援,終究擊退倭軍主力,此事我自會為你請功,而內閣中有高閣老在,天然也不會看不到此戰之艱钜和你臨戰之勇氣。”

兵曹判書李恒福也進言道:“即便明軍具有朝鮮的批示權,也決不成肆意欺侮朝鮮官兵,必須嚴懲明軍,直到獲得承諾,再償還朝鮮軍獨立軍權為止。”

前次伐元之戰那樣嚴峻的戰役裡頭,李家軍最核心的嫡派前前後後能夠也就喪失了千把人,但援朝和伐元孰重孰輕?部分一戰和完整一戰又豈可同日而語?以是李如鬆對峙要求休整完整合情公道,宋應昌一開端就不籌算反對。

你父李寧遠用兵有方,膽小心細,有勇有謀,你卻如此莽撞冒進,須得好生反躬自省,不成再有此莽撞行動。”

但他這一走卻出了點環境,此前遭到辨彆對待的南軍官兵逮著機遇,藉此局麵對北軍冷嘲熱諷,宣泄對前次報功的不滿。

現在日軍方麵正一門心機找海內求援,如若不果,那就得考慮南撤了。不過明軍方麵因為李如鬆私行後撤,卻也鬨出了題目。

這裡本部堂試舉一例,蒙古右翼十萬鐵騎、幅員萬裡,但自先帝隆慶年間達成朝貢起,便歸入我大明批示之下,高閣老曾數次批示其軍作戰。本部堂可從未傳聞順義王在戰時要求自行其是,而不聽高閣老批示的咄咄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