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5章 平倭(九)記錄[第1頁/共5頁]
入城以後,權栗便調集諸將,道:“幸州地處險要,為南北咽喉,事關全域性。正因為是此等關鍵之地,是以日軍遲早來攻,現在看來果不其然。諸位,我軍必須憑險死守,今後幸州也可作為光複王京之火線駐地,必能事半功倍。”
不太小西行長堅信,麵對朝鮮軍隻要一鼓作氣便能衝破,此時隻需求闡揚日軍的輕火力上風,將朝鮮軍氣勢打下去便可。是以小西行長命令本陣重組,調集火繩槍反擊。
日軍第一陣在小西行長的號令下向幸州建議衝鋒,權栗嚴令全軍不得反擊,放心等候軍令。待日軍第一陣大半已進入朝鮮火力範圍和射程,權栗親身伐鼓三聲,命令全軍反擊。一時候,滾木礌石、火箭弓矢齊下,各處零散火炮也同時響起。
仲春十二拂曉。天光方拂曉,晨霧正氤氳。北風中,日軍便已在幸州核心連續集結佈陣。權栗見日軍已至,命令本日不煮稀粥,全軍飽餐戰時硬飯,決計死戰到底。
但是不測的是,在朝鮮狠惡的反擊下,即便小西行長幾次命令,日軍第一陣都難以立即構成有效的反擊力量,始終不能衝破第一道柵欄。小西行長苦攻無果,未免本就喪失過半的第一軍團傷亡進一步擴大,隻好命令撤退,使第二陣替代。
至於救濟幸州,這倒是輕而易舉。碧蹄館戰後,倭寇顧忌我天兵戰力,眼下隻需出一偏師,虛張陣容向王京方向建議佯攻,行此避實就虛、圍魏救趙、攻其必救之策便可解幸州之圍。我料倭寇若知明軍大肆來攻,必撤出幸州,退回王京,如此幸州可保。”
自倭寇侵我朝鮮以來,殘害百姓,打劫賦稅,占我江山,毀我宗廟。曆代先人不得安眠,父母妻妾、後代同親皆流浪失所,存亡不明!
石田三成安慰道:“小西君不要起火,退下來情有可原,並非你的批示有誤,過後攻占幸州後再行搏鬥便可。我看朝鮮軍不過逞一時之血勇,所謂強弩之末,勢不能穿魯縞。幸州撐不過太久的,我再去攻,定能登上城樓。”
至於第二番隊、第五番隊,你們都是眾所周知的精銳,是以為防備明軍仗著馬隊上風俄然攻擊,還是請第五番隊扼守要道,第二番隊防備漢陽,此這兩件事比起攻打幸州更加首要。”
感激書友“日月不落夏威夷”、“Dr.徐嘉輝”、“雲覆月雨”、“曹麵子”、“單騎照碧心”的月票支撐,感謝!
此光陰軍不但猝不及防,並且又因地區狹小而陣型麋集,突遭打擊之下底子無處閃躲,死傷垂垂增加。
不過對於趙儆等權栗部下而言,能夠求援必然是比不能求援要強百倍的,是以立即領命,同時心中禱告求援一事統統順利,畢竟在他們看來,能擋住日軍的必定不是本身,隻能是明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