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7章 平倭(十一)缺糧,都缺糧[第2頁/共5頁]
至於其在我軍當中,就更要一視同仁,千萬不成霸淩南軍,形成軍心扯破,不能同仇敵愾,以免為倭寇所乘,為藩邦所笑。”
蹇達本來是在伐元之戰中代替獲咎高務實的李鬆做薊遼總督的,戰後因功回部做了兵部侍郎——不過真正的啟事當然不是如此簡樸。
這番話看來倒冇有多少黑貨,吳兌、周詠等都表示同意,因而內閣、兵部各自傳信宋應昌,奉告合議定見。申時行也上報天子,恭請寬解。
而陳於陛不知是不解此中奇妙還是用心為之,隻遵守舊例,不避閣轎,對等相向,可見此人或是高慢而不知變通,或是用心爭權立勢,殊不知他背後的高求真現在也是閣臣,他這般做不但獲咎我等,一樣也會讓高求真不滿,是以便有本日一敗。”
----------
從這裡天子的反應來看,彷彿是對申時行非常信賴,還是將國事委於內閣。申府管事拜道:“老爺深受聖上信賴,恭喜老爺度過此關。”
王錫爵對於鐵嶺李氏叛變心學派一事耿耿於懷,此時便作處一番深憂軍心的模樣,語氣沉重道:“正值大戰,軍心大亂不但倒黴於戰事,也將淪為藩國笑柄。依我看來,此必是北兵爭功而至,而李如鬆出自遼東王謝,軍中大多為其家門親信舊部,此次事件李如鬆難辭其咎,應嚴令宋應昌將那軍功論賞據實上報,以此穩定軍心。而對李如鬆本人,朝廷也當嚴飭,乃至究查任務。”
感激書友“精力病院吳院長”、“曹麵子”、“日月不落夏威夷”的月票支撐,感謝!
傳朕旨意,吏部尚書陳於陛是非不明,包庇屬官,罰俸三月;趙南星是已非人,頓挫過分,官降三級,彆的立即奪職虞淳熙、楊於庭,永不敘用。”陳矩、張誠領命。
周詠獎飾道:“吳閣老所言極是,雄師糧草環境確是如此,吳閣老對軍需糧草一事如此體貼,實乃官兵之福。元輔,兩軍對戰必時候運營全麵,若一時不慎便能夠會使全軍潰敗,現在朝尚無戰機,不成等閒出戰。
朱翊鈞在宮中看罷大笑,對身邊人道:“看吧,這幫官員京察前鬥,京察時鬥,京察都要結束了還接著鬥,不過他們想藉著朕來鬥,朕也想藉著他們鬥。”
王錫爵讚道:“元輔此言極是,未雨綢繆理所該當。”頓了一頓,又問:“之前有件事不好明說,現在隻元輔與錫爵二人在,卻不得不問了——宋應昌與李如鬆此番表示都很有不對,我等是不是能想個彆例換掉他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