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流彈凶猛(下)[第2頁/共3頁]
常言說得好,硬的不可來軟的,硬刀子切不開,那就軟刀子來磨。
而馬芳和戚繼光的環境就大不不異。眾所周知,高拱不愛財,他為官幾十年,本身在新鄭故鄉的地冇多一畝,還是當年他爹高貴賢歸天前給兒子們分炊時的阿誰數,幾十年下來原封未動。
以是冇體例,馬芳、趙岢這兩條高家嘍囉,還真隻能從他們本身身上動手。趙閣老歎了口氣,思慮了一會兒,提筆開端寫信。
王崇古既然調任宣大總督,這個位置就不好隨便亂動了:因為本來高拱與晉黨還隻是盟友乾係,一旦現在要去動王崇古,晉黨魁領楊博眼下冇有實職,估計幫不上大忙,王崇古無法之下就隻好找高拱求援——那等因而逼著晉黨賣身投奔高拱,全麵托庇在高拱門下去了。趙閣老的腦筋又冇壞掉,如何會去乾這類蠢事?還嫌高鬍子手底下氣力不敷強?
你譚綸不是功勞卓著、威名赫赫,久有知兵善兵之雋譽麼?好得很,等我把霍冀這個山西佬搞下去,就把你上調到京師來!當然——兵部尚書你就彆想了,讓你做大司馬,到時候張居正和你二人,一個兵部正管,一個兵部堂官,那戚繼光隻能更加東風對勁,我還如何動他?
朝局現在是明擺著的,如果譚綸去位或者調任,則薊遼總督的人選,要麼出自高拱,要麼出自張居正,掰動手指策畫也算不到他趙閣老一氣度上來。
這就不好辦了,因為高拱一返來就以大學士兼了吏部尚書,固然之前陳其學已經被科罪,按理說他的政治前程就彷彿已經走到孟婆身邊,就差一口把孟婆湯喝下去了。成果高鬍子返來以後,輕描淡寫的一句“陳其學治邊久矣,雖有小過,不掩其能,著調任兵部侍郎協理京營戎政”,幾近讓趙閣老前功儘棄。真是氣死小我了!
你們高家伯侄,邇來也太對勁了些!
隻要一個張居正的話,趙貞吉還敢嚐嚐看,但多了高拱在裡頭,聖心必定偏轉,到時候走人的必定不是高、張,而成了他趙閣成本身。
這豈不是搬起石頭砸本身的腳?
至於薊遼總督的接任者……
其二是,張居正在內閣本來就賣力兵部這口兒,他要保譚綸或者戚繼光都是順理成章的事。而趙貞吉作為總憲,要動譚綸或者戚繼光,就隻能找部下人彈劾他們,然後逼內閣脫手。
以是,要遵還是規思路直接把譚綸搞下去很難,除非高拱和張居正聯盟分裂,不然就是癡心妄圖、毫無勝算。
趙閣老雖說此前蹉跎了很多年景,但也幾近一向都在宦海中沉浮,固然脾氣樸直自大,但些許手腕,還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