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2章 劍指東瀛(廿九)沈一貫[第1頁/共5頁]
這一招在兵法裡叫甚麼來著?啊,對了,這可不就是“攻城為下,攻心為上”麼?還得是侯爺短長呀,公然神機奇謀!
阿且山城建於山頂,麵朝漢江,向東南延長,山固然談不上巍峨,但也足以將漢江和它四周的景觀一覽無餘。此山城呈六角形,並不算大,其周長約兩裡,緊靠著溪穀,四周風景倒是非常斑斕。此城的稱呼是由朝鮮李朝太祖(1392-1398年在位)改阿旦為阿且而來,也就是說在更早的期間都叫阿旦山城。
加藤清正之以是來此,是為了彌補軍糧。他本日本來可冇籌算放棄漢陽逃脫,隻是籌算趁“明軍主力南下”而出城挫一挫留下包抄漢陽的明軍銳氣,是以出陣之時不成能照顧超越一日的軍糧。
島津義弘是第一次來到此地,但加藤清正卻並不是。壬辰年他第一次進漢陽,就曾經顛末阿且山城,而本日與島津義弘來此也一樣的是出自他的發起。
李如梅微微點頭,心說倭寇到底隻是蠻夷,明顯朝鮮王的統治可謂一塌湖塗,但倭寇兩次占據漢陽,竟然一點民氣都冇爭奪到。
實在加藤清正此人脾氣固然很大,但卻不是個不學無術的主。比方他在築城上就有很高的成就,這一才氣乃至深受豐臣秀吉正視。或許恰是因為他對築城很有研討,是以每到一處都喜好存眷本地城池,常常會深切體味一番,也是以體味了阿且山城的不利汗青。
但是島津義弘適時呈現,強即將加藤清正拉住,苦口婆心腸勸他不要打動,不要去自尋死路。說辭天然都是套話,甚麼留得青山在不愁冇柴燒之類的,總之就是不讓加藤清正過河。
島津義弘還覺得他不肯久留此地是有甚麼高論,卻想不到是這類來由,不過島津義弘倒也不是在乎,隻是點頭表示同意,彆的又表示他對漢陽周邊並不是非常體味,既然加藤清正來過,那便請後者來安排退兵打算。
李如梅卻提到了另一件事:“我軍接下去的作戰天然隻要遵循侯爺的交代去做便是,不過漢陽既然光複,朝鮮王室回京是不是也該籌劃了?”
阿且山城固然不大,但倒是漢陽的一處核心據點,城中也存放著一些糧草,固然常日裡看來並未幾,但現在倒是拯救糧,就算是他和島津義弘對半分,也能夠他們吃二十來天,這差未幾也就夠二人帶著殘部逃回釜山了。
此時漢江以北的明軍不但是以半具裝馬隊搏鬥日軍足輕,並且兵力是日軍的二十幾倍,美滿是碾壓式的割草之戰,幾近隻花了一炷香擺佈的時候就全殲了這股日軍精銳、第一軍團核心主力的一半,乃至連俘虜都冇留。
“這鬼處所千年之前死過一名國王,剛好還是被北方來軍所殺。現在戰事若以南北而論,則我軍為南,明軍為北,是故甚是不祥,須得早些分開。”加藤清正一本端莊地答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