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蒙古局勢(下)[第1頁/共3頁]
張居正麵上不動聲色的點了點頭,內心卻有些嘲笑:馬芳麾上馬軍倒是挺足的,你若捨得拿到我薊遼來,我倒是不介懷戚繼光打出門去。
這裡頭當然有啟事,但是此中比較首要的兩個啟事提及來真是令人哭笑不得:一是因為大明感覺建州女真比較誠懇,氣力也差,就算加強一點,也還是會規端方矩遵循大明的批示棒轉動,讓他咬蒙前人,他就不敢踹朝鮮佬。
這就很難辦了,因為“大元”和“大明”乃是存亡大敵,蒙古大汗在大明朝廷看來,屬於隻能剛到底的那種,誰敢提跟他戰役共處,誰就是漢奸。
張居正不敢把話說死,隻好沉吟著道:“按理說是應當有機遇的,但起首也還是要土蠻先行進犯,而後我軍纔好展開反擊……”
公然,高拱此時開口道:“俺答向來張狂,數十年來犯境無算,實乃一禍。但是,眼下我宣大防務日趨堅毅,王、方二公皆久曆邊鎮,功勞甚著;馬、趙二帥亦身經百戰,威揚朔漠……我意,我宣大可取守勢,有備無患。而我薊遼新軍初成,正可一戰,一來小試其鋒,二來震懾北虜,令其不敢南顧。不知太嶽覺得如何?”
實在真正提及來,俺答這些年犯境給大明形成的喪失,實際上比蒙古右翼可大很多了。但因為大明以為俺答封貢能夠持續減弱蒙古大汗的權勢和威名,以是終究這件事被肯定了下來,而蒙古右翼卻一向到大明輸掉了薩爾滸之戰,遼東局麵大為惡化以後,才被大明從全方位打擊改成拉攏——成果林丹汗還真的立即就被拉攏了,可見蒙前人盼封貢,真的如同久旱之盼甘霖。
萬曆天子在位時,不管你李成梁立過多少功績,具有多大的權勢,要一擼到底還是乾脆抄家滅族,不過是一句話的題目。以是……試問李成梁哪來的膽量,在朝廷不承認的環境下聽任建州女真做大?
能夠有看官老爺要問了:大明為何要為了壓抑蒙古一部而聽任女真崛起呢?
朵顏三衛的消逝,使得全部薊遼的局勢呈現了龐大的竄改。在本來的大明軍事計謀定位中,遼東地區的職責是在北直隸地區遭到蒙古軍事打擊的時候,起到管束作用的,也就是明人所說的“拱衛京師”。
“哦?”高拱問道:“何故見得?”
張居正略顯難堪地一笑:“談笑了,談笑了,中玄公多麼韜略,豈會如此紙上談兵?”
是以他們的計謀思路仍然趨勢於“穩右翼,打右翼”。
高拱聽了這闡發,不由有些蹙眉,喃喃道:“這麼說來,薊鎮這邊想要查驗空心敵台的功效,那恐怕是很難構成大勝了……遼東呢,他們能不能構成一次有力的反擊?”
而高拱內心則在想:戚繼光善於步戰,讓他新練騎軍未免費事,要不然……朝廷每年再擠出些錢來,在遼東新練一支馬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