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208章 各有所求(上)

第208章 各有所求(上)[第2頁/共3頁]

以是文官們固然死力壓抑武將乃至勳貴,但對於這幾家頂級勳貴,還是多少給些麵子的。高務實當然也不能免俗,他也不想因為太子伴讀一事把京中的頂級勳貴們獲咎個遍,更何況他將來的很多鼎新另有賴於勳貴個人的支撐,或者提及碼不至於連合起來冒死反對、各種拉後腿。

遵循***的教誨:政治就是把我們的人越搞越多,把仇敵的人越搞越少。以是勳貴如果能連合,那高務實必然也會去連合,隻要實在連合不了的那種固執分子,纔會被他插手黑名單停止彆離措置。

李言恭此來,必然是為了這件事。而他的態度,不成能是幫徐鵬舉討情,隻能是死道友不死貧道,趁便看看死掉的道友會不會掉設備給他。

按理說內閣普通不會對國公爺這類頂級勳貴的懲辦頒發白確定見,凡是都是讓天子“聖心專斷”,但實在天子仍然會暗裡扣問內閣的定見,內閣閣老們會私底下劈麵向天子表白本身的定見,隻是不停止票擬罷了。

那必定就是高拱了。

南京守備勳臣。

那麼,迂迴一下,換成李宗城找高務實,這就不輕易惹人諦視了,特彆是在高務實聘請了那麼多勳貴後輩的環境下,李宗城這個臨淮侯的長孫又算得上老幾呢,誰會存眷他呀!

汗青上,徐鵬舉就是因為這檔子事,把帶在魏國公一係腦袋上百餘年的南京守備勳臣給玩丟了,臨時在臨淮侯頭上帶了些年。這一次,李言恭必定也是看到了這個但願,以是來京爭奪。

還是阿誰原則,君子不是不能脫手,但能動口處理的就果斷不脫手,能用錢擺平的果斷不消刀擺平。這些勳貴固然看似已經冇甚麼用了,但實際上還是有的,且不說彆的,光是他們的政治意味意義,那也是很大的感化啊。

永樂以後,靖難係勳貴的身份職位乃至實權,那但是一向力壓建國係勳貴的。

那麼,李言恭但願徐鵬舉掉甚麼給他——給臨淮侯府呢?

徐鵬舉此次的事情,朝廷要是非要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實在也冇多大事,但既然內閣已經定了調,趙貞吉這個總憲又不想為這點小事影響他的大事,情願共同高拱去查,那徐鵬舉就隻好不利,兜是兜不住的了。

以是他們家的根底在南邊,目光也大抵隻能是放在南京。

聽到門子彙報說朱應楨、張元功派人來問能不能帶上李宗城一起,高務實就笑了起來。

以是這麼一來,高拱的態度就很首要了——眾所周知,絕大多數時候高拱的態度和天子的態度差未幾就是一回事。特彆是這內裡觸及的魏國公,他屬於建國係的勳貴,在成祖一係的天子眼裡,大略也就是留下來掛名當安排的感化,出錯的話可冇有太多麵子要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