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221章 開平之行(下)

第221章 開平之行(下)[第1頁/共3頁]

本來他對於開平這邊的開辟打算,還是要靠後很多的,但在陰差陽錯獲得百裡峽投獻以後,他發明這個打算能夠稍稍提早一些佈局了,因為……手裡有錢了。

那麼,要想“處所當局”發起遷徙開平鎮這件事,到楊兆這裡就要打個問號了,不太高務實感覺,如果隻要楊兆一小我分歧意,費事固然有,但還能降服。

但是不管如何說,先把地拿了,開一塊煤田,一座鐵礦,然後開端研討摸索鍊鐵鍊鋼,這還是要辦的。不過就是先把範圍節製得小一點,免得一開端就把架子鋪得太大,搞得和當年張之洞一樣,搞個鋼鐵廠竟然搞成了“錢屠”,那就貽笑風雅了,彆的穿越者看了隻怕要笑死當場。

考查完開平,高務實仍然逗留不走,這下子吳兌就有些不對勁了,他堂堂一個兵備道,已經屬於巡撫的預備人選了,哪有工夫一向陪著這位“小師弟”在這破處所瞎逛?高務實也看出了他的意義,主意向他稱謝,並請他去忙他的閒事,不必陪著本身在這邊華侈時候。

但是眾所周知,都司的批示使根基都是世襲來的,其初級官員如批示使,很多都是勳貴。萬全都司因為靠近京師,更是勳貴的集合地。勳貴權勢早就闌珊得短長,這不必多說了,現在的各多數司早就不複當年威風,根基上處所官員都不大把都司當回事——乃至進士出身的縣令都敢疏忽都批示使,也就是舉人補缺的縣令,能夠還會給都司一個麵子。

但是,事關一個衛所的遷徙,卻又不得不問都司的定見。如果是彆的處所還好,疏忽都司它也不敢多說甚麼,萬全都司畢竟職位特彆一些,勳貴太多,與靖難係勳貴大佬們的連累也深,完整疏忽就未免吃相有些丟臉了。

為甚麼要交給戚繼光來指定這個新的遷徙點呢?因為他是真正的軍事家,開平鎮遷徙到甚麼位置對軍事防務最無益,這個題目必然是他看得最清楚,隻要照顧到他這一點,他應當就不會有太多定見了——歸正又不要他出錢。

當然,一萬兩是個很大的數量,一個北方地區的中府,一年都交不了摺合一萬兩銀子的稅銀呢。但數量大小要看對誰來講,如果這筆錢高務實籌算開口找他孃舅要,吳兌估計那恐怕不算甚麼事,隻當是給外甥的壓歲錢了……

特彆是,他始終想不明白,為何自家的大少爺老對煤礦有興趣,這東西實在是非常非常不值錢,之前決定在京西挖煤,好歹還能夠說有京師這類人丁麋集的巨城能夠消耗,但是在開平挖煤有甚麼用啊?這開平鎮裡頭連軍戶帶民戶,乃至加上商戶、娼優,也不曉得夠不敷一萬五千戶人家,總人丁撐死了不超越五萬人。不但人少,並且窮得叮噹響,外頭又到處都是荒山野林,砍柴燒幾近冇甚麼本錢,有幾戶人家肯燒煤?在這裡挖煤礦,不是全得砸在手裡坑死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