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網 - 曆史軍事 - 大明元輔 - 第236章 工作安排(上)

第236章 工作安排(上)[第1頁/共3頁]

“嗯?體例……的意義是用來處理題目?”高國彥看來源來冇有思慮過這類題目,一時有些反應癡鈍。

本來高務實在那張被他當作草稿紙的宣紙上寫的是後代極其常見的解題體例:

高務實當年小時候倒也學過幾節珠算課,但是很可惜,這點東西因為而後向來冇用過,早已經還給教員了,以是在珠算方麵,他實在冇有甚麼能夠跟高國彥交換的處所,不過兩人在接下來的說話中,談到高國彥這位教員當初不肯收下他做弟子時,曾出一題難他,成果高國彥竟然將題給解了出來,這才得以位列門牆。

高務實當即命人拿出紙筆,在上麵“鬼畫符”了一番,答道:“大和尚二十五個,小和尚七十五個。”

在場的其他幾人更是如看天書,望向高務實的眼神都變了,心中暗道:早傳聞六房家的這位大少爺是個神童,看來此言果然不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固然冇見著,可他竟然連蠻夷的筆墨都認得,這得是多大的本事?

100÷(3+1)=25(份)

“好好,說閒事,說閒事。”高國彥固然如許說著,但眼睛卻一向盯著高務實那張草稿紙,明顯在他看來,搞懂這個數字和演算法纔是真正的閒事。

因為高務實本身是個理科生,數學程度畢竟普通,以是乃至不是用方程組來表述,但即便如此,也讓高國彥非常吃驚了。

高務實點了點頭,非常當真隧道:“不錯,體例的意義,在於人們能夠操縱它來處理實際麵對的題目。這就比如……嗯,比如為甚麼賢人之言幾近向來不會奉告你,當你麵對一件非常詳細的事情,你該如何辦。他們隻會奉告你如何精確的熟諳這類範例的事,從而本身得出處理這件事的詳細體例。”

高務實的這個說法,較著是他本身當初學馬哲時的某種論點:哲學是天下觀與體例論。不過這個說法本身有爭議,他也不算真正瞭解,但是用來忽悠一下高國彥還是冇題目的,畢竟儒家學說在本國人眼裡就是一種哲學,很多本國粹者在表述當代中國人才和學術的時候,總喜好說“中國的讀書人都是哲學家”,事理也就在於此。

高國彥一聽,臉上的絕望之色溢於言表,但幸虧履過程大位收徒一事,讓他感覺凡是有大才之人,必定脾氣也比較古怪,多數都是逼迫不得的,因而內心固然急得彷彿有個貓爪子在撓,也隻好承諾道:“好,好,都依你,不過務實,你得承諾為兄,下回必然要抽個空出來好好和為兄說道說道,這事兒很首要,真的,非常首要。”

高國彥聽了公然感受很有事理,但彷彿又冇有完整明白過來,因而墮入了一種“不明覺厲”的地步,下認識裡隻感覺:我這位小老弟還真是個神童,說的話我都快聽不懂了,卻還感覺很有事理!